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耿润哲,王萌,何洪宇,张媌姮(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战略规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行业扶贫绩效量化评估方法初探:以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为例[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王璐1,2,夏瑞1,陈焰1,王晓1,张远1,孙伟3,曹圣洁3,马淑芹1,徐艳东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围填海对芝罘湾生态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王雯雯1,2,3,王书航1,2,姜霞1,2,3,陈俊伊1,2,郑丙辉1,2,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多方法研究呼伦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赋存特征及来源[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任丹1,李碟1,黄昭露1,石寒松1,陈泉源1,2,3(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污染防治与生态安全研究所;国家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水热炭化对吸附处理染料废水产生的废活性炭的再生效果[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杨琴1,2,张永勇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沙颍河流域(河南段)非点源氨氮污染模拟与时空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付冰妍1,孙向阳1,余克非1,邹荣松2,3,孟童瑶1,揭阳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盐碱地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天津林业科学研究所).芽孢杆菌B01固态发酵及其对园林废弃物堆肥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李宇馨1,陈鹏程1,廖劲松2,戴睿智2,潘圳钟1,杨德1,许燕滨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益康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固定化好氧脱氮菌及其在低CN鸭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魏治洋1,2,邹飞林1,2,赖竹林1,2,刘骋1,2,刘畅3,刘晓薇1,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植酸掺杂聚苯胺对水中Cr(Ⅵ)的去除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吕玲玲1,2,胡京南1,何立强3,石耀鹏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汽油车技术发展对尾气排放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宋佳颖,刘君,宗海英,宋宁宁,苏宝坤,王芳丽(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岛市农村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对模拟农田径流中镉和草甘膦吸附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高玉娟1,2,谢承劼3,余红2,张颖2,吕宁磬2,檀文炳2,贾建丽1,崔东宇2,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溴代阻燃剂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李小闯1,霍守亮1,张含笑1,金小伟2,李文攀2,张军毅3,张靖天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蓝藻群落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杨景朝1,2,赵晓莉1,陶勇3,成翔1,肖递祥4,张超5,耿蔚1(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台;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2016—2019年夏半年成都市区臭氧污染天气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亢丹1,田美荣2,高吉喜3,白淑英2,4,李守波4(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基于SEBAL模型的赤峰市植被修复下林草蒸散耗水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蔡金水1,2,康得军1,3,杨天学2,龚天成2,陈其晓1,2,赵颖2,吕伟4(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过程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北京中环博宏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铁改性杭锦土吸附剂对水中砷的去除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李厚禹1,徐艳1,成卫民1,邵振鲁2,李碧菡2,郑向群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山东农业大学).好氧-厌氧两相堆肥过程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吴波波1,2,王鹏1,2,肖胜生3,余小芳1,2,舒旺1,2,张华1,2,丁明军1,2(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水保措施对柑橘果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王园圆,张彦峰,祝凌燕(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pH对沉积物中五氯酚毒性的影响及其质量基准值推导[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肖海平1,李建1,蒋炎飞1,李昕耀1,豆朝宗1,韩高岩2(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Mn含量对MnZSM-5催化剂脱硝和SO2氧化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邓熙茗1,2,陈书涛1,2,商东耀2,吕春华3,杨凯3,胡正华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大气CO2浓度升高处理对水稻秸秆在后茬冬小麦田中分解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陆晓林1,白红艳1,张爱悦1,戴传超1,马艳2,贾永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分阶段接菌对中药残渣堆肥腐熟度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李慧,王淑兰,张文杰,王涵,王涵,王少博,李海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期
  • 刘学军1,2,沙志鹏1,2,宋宇3,董红敏4,潘月鹏5,高志岭6,李玉娥4,马林7,董文旭7,胡春胜7,王文林8,王悦9,耿红10,郑云昊4,顾梦娜5(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与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山西大学环境与科学研究所).我国大气氨的排放特征、减排技术与政策建议[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期
  • 刀谞1,吉东生2,张显1,唐桂刚1,刘宇2,王莉莉2,程麟钧1,王跃思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采暖季PM2.5化学组分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期
  • 王情1,朱欢欢1,2,杜鹏1,赵靓1,李湉湉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人群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十四五”及中长期PM2.5污染控制目标的健康效益预估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期
  • 赵冉1,2,胡启后2,孙中平3,吴跃3,邢成志2,刘浩然4,刘诚2,5,6,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测大气污染技术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期
  • 李晓,范瀚允,吴兴贺,徐楠,郭松,胡敏(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区域污染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德州、北京重污染过程PM2.5中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期
  • 吕大器1,2,陆思华1,2,谭鑫3,邵敏1,3(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典型地方炼化企业VOCs排放特征及其对二次污染生成的贡献[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期
  • 田苗1,王军方1,黄健畅2,马帅1,吉喆1,王宏丽1,宋国华2,丁焰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唐山市柴油车远程监控综合管控平台的开发及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期
  • 吴丽萍1,李丽明1,2,张向炎3,王信梧3,马银红2,耿春梅2,徐勃3(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淄博市环境监测站).2018年冬季淄博市一次沙尘天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