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宇莲1,殷淑燕1,刘静2,毋子玉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明清时期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的疫灾时空分布及灾害链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王翔,罗艳丽,邓雯文(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奎屯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邵京1,2,李晓松1,杨珺婷1,2,刘代超1,3(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光学与雷达遥感协同的大尺度草地灌丛化监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常郴1,2,王思思1,2,3(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基于i-Tree Eco模型的城市林冠雨水截留和径流削减效益研究——以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袁嘉玮1,梁宇卿2,梁哲军1,张健1,王璐1(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北京农学院).运城市主要果树花期冻害指标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黄书苑,马丁丑(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西北地区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收敛性分析——基于陕甘两省7年的1000个固定样本[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李华勇1,朱佳丽1,张虎才2,袁俊英1,张雅楠1,张雯清1,吴帅虎1,3(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污染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鲁北丹河下游洪水决口扇沉积岩芯粒度特征与沉积过程重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郑新如1,潘爱芳1,马润勇2,魏萌初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石泉县中部地区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空间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王娟1,雷向杰2,卓静1,王钊1(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陕西省气候中心).秦岭主峰太白山积雪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张雨航1,2,安同艳1,2,史芫芫1,2,范清1,2,何炜1,2,罗孜1,2(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密怀顺研究区地下水NO3--N时空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时雯雯1,2,周金龙1,2,曾妍妍1,2,孙英1,2(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乌昌石城市群地下水多重水质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付恒阳1,李榜晏2(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通过结构改良提高透水铺装的脱氮性能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段义忠1,2,朱国旭1,杜忠毓1,2,李燕1,鲁客1,史建国1(榆林学院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干旱区白刺属植物适生环境的模拟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王久照,兖攀,姜继元(新疆农垦科学院).荒漠绿洲交错带苹果园授粉技术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许垚涛1,李鹏1,2,李占斌1,张祎1,赵宾华1,黄绵松3(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宁夏首创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侵蚀作用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有机碳迁移-沉积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2期
  • 程鹏飞1,于志伟1,2,李婕1,程广华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户认知、外部环境与绿色生产行为研究——基于新疆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常烃,牛桂敏(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满意度及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天津市问卷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罗明忠,林玉婵,邱海兰(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风险偏好、培训参与和农户新技术采纳——基于河南省1817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朱桂丽1,2,洪名勇1(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农村产业融合对欠发达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西藏532户青稞种植户的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朱鹏亮1,李昭阳1,邵秀英2(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管理系).传统村落游客感知价值代际差异研究——以碛口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潘明明(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环境新闻报道促进农村居民垃圾分类了嘛?——基于豫、鄂、皖三省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郑纪刚,张日新(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认知冲突、政策工具与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决策——基于山东省892个农户样本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孙晓涵1,2,李君轶1,2(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省旅游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本土游客情感体验量表开发与检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韩瑛1,贾林雨2,张成莉3,林长春2,赵鹏宇4(忻州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忻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忻州师范学院五台山研究中心).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任余艳1,韩易良1,刘朝霞1,何金军1,郑玉峰2(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气象台).毛乌素沙地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筛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林云1,2,梁家乐1,武亚遵1,2,贾方建1,任华鑫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许家沟泉域岩溶地下水δ13CDIC特征及碳汇效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樊胜岳,霍亚静(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省蒲县农户对电力替换煤炭的行为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刘基(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呼吉尔特矿区深埋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 杨震1,李超1,冀鸿兰1,孙超2,石兆丰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冻融期黄河堤岸土体温湿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