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刚,吕东,赵明,赵祜,王咏梅(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祁连山特有植物繁育及推广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干旱半干旱区15种引进观赏植物适应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时少华,吴泰岳,李享,范怡然(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基于ITCM和CVM的运河公园游憩价值评估研究——以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罗海平1,潘柳欣2,胡学英3,刘祖光2(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的生态代价评估:2000-2018年[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张卓群1,冯冬发2,侯宇恒2(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基于Copula函数的黄河流域干旱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王丽霞1,吕亮2,刘招3,张双成1,孔金玲1,杨耘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基于CMADS气象数据集的延河流域径流量变化模拟及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赵美曼,董智,李红丽,闫影影,窦晓慧,李斌鹏,耿林昇(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山森林生态站).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土壤可蚀性K值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代雪静1,姜腾龙1,刘杨1,张水燕1,张燕2(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山东省湿地生态农业工程实验室).近二十年小清河济南段污染状况及其趋势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靳三玲1,刁兆岩1,吕世海1,王旭1,2,马普1,3,郑志荣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呼伦贝尔草原植物功能群对围封及放牧的响应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魏海霞1,2,3,董庆芝1,周忠科1,张治国1(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主要植物叶性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周虹1,2,刘雲祥1,2,3(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共和盆地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赵磊1,2,付昱凯1,2,陈春利3,李同录1,2,李萍1,2,王晨兴1,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黄土高原水循环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青川浅层滑坡降雨入渗及稳定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王幼奇1,2,马娴3,夏子书3,白一茹3,钟艳霞1,2(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基于云模型的宁南山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田伟东,杨军怀,王树源,马兴悦,夏敦胜(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雅鲁藏布江河谷沙丘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马海波1,2,朱强3,4(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碳中和目标下夜市鸡排碳足迹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刘晓民1,2,王文娟3,2,刘廷玺1,王震宇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黄河生态研究院 内蒙古金华源环境资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毛乌素沙地井工开采煤矿煤-水协调共采影响因素及评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葛婷婷1,2,3,周金龙1,2,3,曾妍妍1,2,3(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新疆克里雅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三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拜合提妮萨·依明,李作森,艾尼瓦尔·吐米尔(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徐贤城1,龚大洁1,敏正龙2,乔书凡1,蔡平2(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地理区系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王宇1,2,李同录1,2,张亚国3,2,王晨兴1,2(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黄土高原水循环与地质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降水在厚层黄土非饱和带中流态转化过程的物理模拟[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赵洲1,郑思苗1,坚亚博2(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平凉新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基于田口方法的砂土抗剪强度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