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志伟,张玉涛,张炜亮,刘超(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实践举措[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徐芳芳,谢宁(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广东省植物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小规模限制性在线开放课程+对分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向双云,周珍辉(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动物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陈桂玲,张晓,张立涛,武艳群,刘飞(济宁医学院生物科学学院).以“酶工程”课程为例探索高校人本位教学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李玉,齐威,王凤华,毛淑红,张成林,赵化冰,刘逸寒,路福平(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世界,大情怀”:浅谈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廖阳,李常健,袁志辉,刘小文,邵金华,闫荣玲(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类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创新[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吕叙杰1,金安江2,何进2,陈雯莉2(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华中农业大学“三生”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鲁乐乐,李林珂,李文华,郝越,董海亭,汤欣妍,苏春(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STEAM教育理念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初探:以微生物学实验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李其昌1,班宜辉1,徐舟影2,谢浩1,李媛1,陈碧峰1(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与工程实践”内容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刘淑艳,李玉,孙文献,欧师琪(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以融合式教学促进“普通植物病理学”一流课程建设[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兰天舒,陈素云,林真亭,王玉孝(厦门医学院).情景模拟在“医学微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王艳凤,赵国星,刘畅,刘艳华,刘寅(南开大学医学院).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王春苗,卢致民,张秀昌,王燕,李小俊(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胡国元,肖春桥,程波(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代谢工程”课程思政案例的挖掘与运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齐眉,王红,刘娟,邹永新,周亚滨,贾继辉,唐伟(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医学微生物学思政教学设计[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陈雯莉(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列教材的特点及发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赵国琰,李娜,王宁,张智敏,邓玉颖,戴美学(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七步法”课堂设计与实践:构建研究导向型微生物学“金课”课堂[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刘佳1,杨致邦1,李革1,何永林2,涂增2,徐蕾2,卢楠2,张光媛1,郭亚楠2(重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仿真塑胶细菌培养物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冯光富,刘刚,彭佳胜(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基于“互联网+”的“成就驱动式教学法”在“酶工程”教学中的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李昂,郭亮,邢德峰,刘冰峰,谢国俊,赵英,林楠,马放(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微生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以“微生物絮凝剂合成机制及应用”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刘润进,赵洪海(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如何上好“绪论”第一课:以“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寻萌1,刘军辉2,陈云茹3,答嵘2,王林川2,韩蕾1,王洪亮1,张保军1(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改革中的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王璕,徐纬,何进(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前沿”新课程体系的构建[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戴亦军,何伟,刘中华,贾永,袁生,戴传超(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流课程“微生物学模块化实验”的建设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任源,朱能武,银玉容(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全英文“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国家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成长之路[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付加芳,庞靖祥,宗工理,张佩佩,曹广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科学学院).基于学以致用教育理念的“微生物药物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梅建军,陈建芳(包头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医学免疫学中西医融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谢晖1,应琼琼2,董明皓1,沈晓敏1,朱守平1,陈雪利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基于“五位一体”新工科智能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微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及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
陈向东(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态势下我国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