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程铖1,刘威杰1,胡天鹏1,邢新丽2,3,毛瑶3,石明明1,3,许安1,苏业旺1,李星谕1,余海阔1,祁士华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盆地水文过程和湿地生态恢复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桂林会仙湿地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现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何丽质1,徐应明1,宋常志1,吴义茜2,黄青青1,梁学峰1(农业农村部产地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巯基化坡缕石对碱性土壤镉污染的快速钝化修复效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关元静1,2,刘鸿雁1,孙曦2,朱仁凤3,赵婕3,张亚冰2,吴龙华2(贵州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苏萤火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间作对伴矿景天与红背桂花生长及镉锌吸收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邢钰媛1,2,娄运生1,2,王坤2,刘健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施用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叶片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季蒙蒙1,2,王星星1,2,马欢欢1,2,张长波3,阮文权1,2,任洪艳1,2,邓芸1,2(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生物质能与减碳技术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磷酸氨基酸盐对Cd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林绍霞1,2,柳小兰2,张转铃3,肖致强1,张清海4(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贵州草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源解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马金智1,朱志平1,卢连水2,张万钦1,薛鹏英1,江旭东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河北省规模肉鸭场粪污重金属和抗生素调查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何竹1,2,薛利红1,3,杨林章1,许琛1,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磷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朱艳,高晨昕,孟雨婷,肖娴,刘建国,赵远(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杀螟丹和Cr6+复合污染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庞爱萍1,2,李春晖1,易雨君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长江经济带农业种植−消费系统氮流时空格局演化规律与驱动机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周昌鑫1,侯彬1,郭学涛2,高乔1,刘怡暄1,卢静1(中北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微塑料在菲降解过程中对融合菌株F14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宜蓉1,龙健1,李娟2,刘灵飞1,廖洪凯1,王显1,杨睿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退化喀斯特生态恢复过程对土壤微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军1,2,周丹丹1,2,常兆峰1,2,王薇1,2,李芳芳1,2,刘洋1,2,储刚1,2,古正刚3(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苯多羧酸分子标志物对生物炭吸附磷行为的表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陈燕娜1,吴鸣1,程洲2,胡晓农1(水利工程实验室暨南大学地下水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典型微塑料对环丙沙星在多孔介质运移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坤1,2,娄运生1,2,邢钰媛2,刘健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不同遮阴处理下施肥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杜锦梦1,2,3,4,易秀1,4,崔键2,3,王巍2,3,常雅军2,3,刘晓静2,3,姚东瑞2,3(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省水生植物资源与水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长安大学旱区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模拟大气镉沉降量对空心菜种子发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彭亚茹,吴维隆,郭智强,刘俊汐,齐伟栋,张增强,李荣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磷强化米饭残渣生物炭对土壤中Cd的稳定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唐尙柱,赵晓海,斯鑫鑫,王顺永,李珊珊,张学胜,李玉成(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不同镁/磷盐添加剂对蓝藻堆肥的氮素损失控制效果[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蔡祖聪(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刊出论文简评[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审稿专家名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赵志伟,陈晨,梁志杰,崔福义(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锰氧化物改性生物炭对水中四环素的强化吸附[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曾庆庆1,2,3,付天岭2,4,邹洪琴1,滕浪1,2,吴康3,谢挺5,何腾兵1,2,4(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山地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遵义市播州区农业农村局).贵州省某县辣椒种植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王泽正1,2,杨亮1,2,李婕1,2,付东东1,2,胡维薇3,范正权1,2,彭丽成1,2(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省农林环境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墣锦环境工程(海南)有限公司).微塑料和镉及其复合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肖其亮1,朱坚2,3,4,5,彭华2,3,4,5,李胜男2,3,4,5,纪雄辉1,2,3,4,5(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洞庭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稻田氨挥发损失及减排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方青,丁子微,孙庆业,王宁(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客土改良铜尾矿对香根草生理特征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阮蓉1,张克强2,杜连柱2,丁工尧3,王素英1,支苏丽2(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天津市家庭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周蛟,韩盼盼,潘远智,邬梦晞,赵胤,贾茵,姜贝贝,张璐,徐倩,刘思丽,王凯璐,曾勇(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Cd胁迫对两种龙葵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郑梅迎1,彭玉龙2,刘明宏2,李彩斌3,胡贲3,耿伟4,张久权1,杨继鑫1,郭先锋1,张继光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陕西省烟草公司安康市公司).模拟酸雨下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盐基离子淋失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王波1,罗婷1,勾曦1,唐勇1,姜飞1,吴桐1,谢燕华1,2(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碱活化载镁橘皮生物炭除磷后对土壤的改良作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杜志敏1,2,向凌云1,杜凯敏3,杨文玲1,王继雯1,雷高1,郭雪白4,郭亮3,周静5,巩涛1,陈国参1,甄静1(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河南省河川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磷灰石、石灰对Cd胁迫下黑麦草根形态及Cd吸收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