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继飞1,2,张秋萍1,朱天骄1,秦帅1,朱文博1,庞小可1,赵吉1,2(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温度和搅拌对牛粪厌氧消化系统抗生素抗性基因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刘振杰1,2,李鹏飞1,2,黄世威1,2,金相乐1,2,张阿凤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施用对不同耕作措施土壤碳含量变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周嗣江1,2,刘针延1,2,熊双莲1,2,马烁3,黄倚豪1,2,雷寅1,2,曹梦华1,2,涂书新1,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步钝化土壤Cd和As材料的筛选[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袁峰1,2,唐先进3,吴骥子1,2,赵科理1,2,叶正钱1,2(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两种铁基材料对污染农田土壤砷、铅、镉的钝化修复[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王光泽,曾薇,李帅帅(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铈改性水葫芦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J].环境科学,2021,第10期
-
梁小明1,2,陈来国1,沈国锋3,卢清1,刘明1,陆海涛1,任璐1,孙西勃4,林奎1,梁明易1,叶代启2,陶澍3(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模拟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寇馨月1,丁军军1,李玉中1,2,毛丽丽1,李巧珍1,徐春英1,郑欠1,庄姗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稳定同位素实验室).青岛市农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李翔1,2,李致春1,2,3,汪旋1,2,张思远1,2,王慧敏1,厉荣强1,王国祥1,2,李启蒙1,2(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蓝藻衰亡过程中上覆水溶解性有机物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陈鹏1,张月1,张梁2,熊凯1,邢敏1,李珊珊1(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门头沟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汽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党莹1,张小玲1,饶晓琴2,康平1,何建军3,卢宁生1,华明4,向卫国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气象局).北京与成都大气污染特征及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赵孝囡1,2,王申博1,2,杨洁茹1,2,马秋红3,刘洋2,张瑞芹1,2(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周口生态环境局项城分局).郑州市PM2.5组分、来源及其演变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丁园,敖师营,陈怡红,肖亮亮(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4种钝化剂对污染水稻土中Cu和Cd的固持机制[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陈莹1,2,刘汉燚1,2,刘娜1,2,蒋珍茂1,2,魏世强1,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农地土壤重金属Pb和Cd有效性测定方法的筛选与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赵锋1,2,许海2,詹旭1,朱广伟2,郭宇龙1,康丽娟2,朱梦圆2(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太湖春夏两季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速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陈莎1,谢青1,付梅2,江韬1,王永敏1,王定勇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库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刘琪1,2,李宇虹1,李哲1,2,魏晓梦1,祝贞科1,吴金水1,2,葛体达1,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水分条件和微生物生物量水平下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子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杨玉莲1,2,杨昆1,2,罗毅1,2,喻臻钰1,2,孟超1,2,李岑1,2(云南师范大学地学部;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98~2016中国八大经济区植被覆盖对PM2.5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聂赛赛1,王帅1,崔建升1,刘大喜1,陈静2,田亮1,贺博文1,沈梦宇2(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市气象局).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的季节性时空特征及潜在源区[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丁净1,2,唐颖潇1,2,郝天依1,2,姚青1,2,蔡子颖1,2,张裕芬2,3,韩素芹1,2(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冬季空气湿度对PM2.5和能见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原璐彬,邢书语,刘鑫,周晓红,Adelaide Angela Dadzie(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镇江市古运河和金山湖河湖上覆水体和沉积物氮及有机质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朱静1,侯耀宗2,邹书成1,曹梦华2,涂书新2(武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崔玉环1,王杰2,刘友存3,郝泷1,高祥1(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升金湖河湖交汇区地表-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房志达1,2,苏静君1,2,赵洪涛1,2,胡炼1,李叙勇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红壤丘陵区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的面源氮磷输出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沙梦乔1,柴娜1,赵洪涛2,刘春井1,丁文超1,谢文霞1(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互花米草入侵对胶州湾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陶理1,2,王沛芳1,2,袁秋生1,2,王洵1,2,胡斌1,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种典型沉水植物对去除镉污染底泥的应用效果[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张宏华1,林建伟2,詹艳慧2,俞阳2,张志斌3(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硝酸钙添加和锆改性膨润土覆盖联用控制底泥中磷释放的效果及机制[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李慧莉1,武彩云1,2,唐安平2,佟娟2,3,4,魏源送2,3,4(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污泥在微波预处理-厌氧消化过程中抗性基因分布及菌群结构演替[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郭清源1,2,白雯宇2,赵雪艳2,郭丽瑶2,王歆华2,耿春梅2,王晓丽1,王静2,杨文2,白志鹏2(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淄博市道路尘细粒子载带金属元素的来源与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杨凡1,王丽婧2,纪道斌1,李虹2,李莹杰2,李鑫1,许杨1,田盼1,吴雅婷3(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三峡水库典型支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及其成因[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戴雅婷1,2,傅开道1,杨阳2,王美娥2,陈卫平2,3(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典型水稻土镉(Cd)累积规律模拟[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