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程羽霄1,2,吴丹1,2,陈铨乐1,2,高方舟1,2,杨永强3,刘有胜1,2,应光国1,2(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化学品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潮汐-复合流人工湿地系统优化及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黄应平1,2,金蕾1,2,朱灿1,2,李锟1,2,谢平1,2,David Johnson2,3,刘慧刚2,席颖1,2(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土壤多环芳烃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李芸邑,刘利萍,刘元元(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经济带工业污染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李婉逸1,2,刘智临1,2,苗令占1,2,侯俊1,2(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淡水系统中4种塑料颗粒的老化过程及DOC产物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曹曼曼,王飞,周北海,陈辉伦,袁蓉芳(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铁尾矿芦苇根际微生物和根内生菌群落分布及其限制性因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10期
  • 王同飞1,张伟军2,李立青2,张美一3,廖桂英1,王东升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白洋淀清淤示范区沉积物中抗生素和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张莹1,2,倪长健1,冯鑫媛1,王式功1,张小玲1,3,张家熙1,李运超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基于GAMs模型分析成都市气象因子交互作用对O3浓度变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高煜1,王国兰1,金梓函1,张军1,2,耿雅妮1(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风险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姬超1,侯大伟1,谢丽1,孙华1,李发志1,周宇1,邓爱萍2,3,沈红军2,3,包广静4,王逸南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饮用水源地重金属健康风险分析与预测[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何苗1,刘桂建1,吴蕾1,2,齐翠翠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巢湖流域丰水期可溶态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文艳1,2,单保庆1,2,张文强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低温期浅水湖泊氮的分布及无机氮扩散通量:以白洋淀为例[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陈姝彤,李大鹏,徐楚天,张帅,丁玉琴,孙培荣,黄勇(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覆盖条件下底泥微环境对内源磷释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薛向东1,杨宸豪1,于荐麟1,庄海峰1,方程冉2(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圩区河道底泥腐殖酸对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共吸附[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邢睿智1,赵子强1,赵文琪1,陈志1,陈金凤2,周顺桂1(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对聚苯乙烯的降解性能[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徐楠,王甜甜,李晓,唐荣志,郭松,胡敏(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区域污染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北京冬季PM2.5中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特征和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胡月琪1,2,王铮1,2,郭建辉1,2,冯亚君1,2,丁萌萌1,2,颜旭1,2(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超低排放典型燃烧源颗粒物及水溶性离子排放水平与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任坤1,2,潘晓东1,梁嘉鹏1,彭聪1,曾洁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碳氮氧同位素解析典型岩溶流域地下水中硝酸盐来源与归趋[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李文宝,杨旭,田雅楠,杜蕾(内蒙古农业大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冰封状态下达里湖冰-水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差异[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杨凡1,王丽婧2,纪道斌1,李虹2,李莹杰2,李鑫1,许杨1,田盼1,吴雅婷3(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三峡水库典型支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及其成因[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李娟,李金香,杨妍妍(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监测及资源化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王子龙1,刘传兴1,姜秋香1,李世强2,柴迅3(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气候变暖对冻结期黑土碳氮循环关键过程及指标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王伟1,周珺楠1,汤逸帆1,2,申建华3,韩建刚1,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沼液秸秆联用对滨海围垦田土壤重金属迁移及形态变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李大雁1,齐晓宝2,吴健1,黄沈发1,王敏1,沙晨燕1,沈城1(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大型石化企业邻近区域大气沉降中多环芳烃赋存特征及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丁翔1,李忠武1,2,徐卫华1,黄梅1,文佳骏1,金昌盛1,周咪2,陈佳1(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DOM对沉积物悬浮颗粒吸附铜的促进作用及机制[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高丹丹1,尹沙沙2,谷幸珂1,卢轩1,张欢1,张瑞芹2,王玲玲3,齐艳杰1(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2016~2019年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8期
  • 郭文景1,2,张志勇1,2,闻学政1,2,张瀚文1,2,王岩1,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江下游居民区降水地表径流的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包鑫1,2,江燕1,2,胡羽聪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潮河流域降雨径流事件污染物输出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秦宁1,2,刘运炜1,侯荣1,王彩云2,王贝贝1,段小丽1(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市城市排水监测总站有限公司).基于概率方法的中国居民饮水途径砷暴露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董斯齐1,2,黄翀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陆源氮污染来源结构与空间分布[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房志达1,2,苏静君1,2,赵洪涛1,2,胡炼1,李叙勇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红壤丘陵区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的面源氮磷输出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