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吕鹏,李莲芳,黄晓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改性生物炭修复砷镉复合污染土壤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赵奇志1,2,杨志敏1,2,孔凡靖1,2,熊海灵3,朱康文4,陈玉成1,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村清洁工程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沼液还田对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累积的影响:Meta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梁欣冉1,2,何丹1,郑曌华1,付庆灵1,胡红青1,朱俊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两种铁改性生物炭对微碱性砷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杨丽娜1,2,贾德彬1,2,高瑞忠1,2,苏文旭1,2,卢方园1,2,郝玉胜1,2(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闪电河流域“三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体转换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王洵1,2,廖琴1,2,王沛芳1,2,袁秋生1,2,胡斌1,2,邢小蕾1,2,徐浩森1,2(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水库水深变化对不同浮游微生物群落及网络互作关键种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俞映倞1,王逸之1,杨梖1,杨林章1,段婧婧1,韩雪梅2,薛利红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苏州市吴中区农业环境与土壤肥料站).太湖流域肥料施用策略调整对典型作物系统氮磷流失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张育福1,2,潘哲祺1,陈丁江1,2,3(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机器学习的长江流域农田氮径流流失负荷估算[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张沐1,任增谊2,张曼3,赵琼1,尹洪斌3(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南京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外秦淮河底泥污染及疏浚效果[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苏子贤1,2,刘赛红3,管玉峰1,陶亮2(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埔技术中心).镉砷在针铁矿界面共吸附的相互作用机制[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朱珈莹1,安俊琳1,冯悦政1,贺婕1,张玉欣2,王俊秀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的南京大气臭氧浓度预测[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李婷苑1,陈靖扬1,龚宇1,沈劲2(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珠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保护大气二次污染研究重点实验室).2022年广东省冬季一次臭氧污染过程的气象成因及潜在源区分析[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吴迪,杜宁,王莉,吴宇宏,张少磊,周彬,张显云(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基于GTWR-XGBoost模型的四川省PM2.5小时浓度估算[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关璐1,苏枞枞2,库盈盈1,胡建林3,于兴娜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沈阳工业区夏季VOCs组成特征及其对二次污染形成的贡献[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王子铭1,2,3,杨丽虎1,2,3,宋献方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雄安建设初期白洋淀水质时空差异及其对降雨和土地利用的响应[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郑紫吟1,储小东1,2,徐金英1,马志飞1(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所).南昌市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及监测指标优化[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向梦宇,王深,吕连宏,张楠,白梓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基于不同电力需求的中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杨玺1,2,孙奕生3,4,常世彦1,李胜悦3,4,郑昊天3,4,王书肖3,4,张希良1(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清华-三峡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与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加速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评估:以京津冀鲁地区为例[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张保留,白梓函,张楠,吕连宏,阳平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评估方法与应用[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王伊凡,仝纪龙,陈羽翔,林鑫,刘永乐,敖丛杰,刘浩天(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基于WRF-CMAQ/ISAM模型的榆林市夏季O3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杨俊1,杨雷峰2,丁华3,谢丹平2,刘妍妍3,余涛3,吕明3,袁自冰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生态环境监测分析中心(南海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气象、本地光化学生成和外围传输对长沙市2018~2020年臭氧污染趋势变化影响的识别[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董佳奇1,胡冬梅1,闫雨龙2,彭林2,张鹏辉1,牛月圆1,段小琳1(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环境系统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城市O3驱动因素挖掘[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徐勇,郭振东,郑志威,戴强玉,赵纯,黄雯婷(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2000~2021年成渝城市群PM2.5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多维探测[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张传华1,王钟书2,刘力1,刘燕1,3(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地质高背景区土壤-玉米重金属综合质量评价[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黄湘云1,钟文军1,刘训杰1,毕婉娟1,钱林皓1,张效伟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化学品安全与健康风险研究重点实验室).基于环境DNA的复合污染土壤生物评价和胁迫诊断[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乔宇颖,奚辉,李娜,陈喜靖,沈阿林,喻曼(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沼液施用对麦稻茬口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功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徐振鹏1,2,钱雅慧1,2,洪秀萍3,罗钟庚1,2,高秀龙1,2,梁汉东1,2(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淮北孙疃矿区地表尘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致癌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姚智1,焦鹏宇1,吴晓生2,严强2,刘先1,胡亚林1,王玉哲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马尾松采伐迹地火烧黑炭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葛林科,王子宇,曹胜凯,车晓佳,朱超,张蓬,马宏瑞(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污染物多环芳烃衍生物的来源、分布与光化学行为[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刘清泉,蔡本哲,蔡喜运(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糊精键合Fe-TAML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活化H2O2氧化水中有机微污染物[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 谢晴帆1,俞楠1,张妮1,2,谢周云1,单珂欣1,吴亦馨1,唐力1,夏静芬1,杨国靖1,2(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微塑料诱导下污泥造粒潜能变化及微生物富集特征[J].环境科学,2023,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