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曲慧东1,魏加立1,董得义2,胡海飞2,关英俊1(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条形空间反射镜组件轻量化结构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柴家贺,董明利,孙鹏,燕必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相机自热引起像点漂移模型与补偿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何赛灵1,2,李硕1,陈祥1,徐展鹏1,2,边秋莞1,2,罗晶1,罗龙强1(国家光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高光谱图谱仪与激光雷达及其在海洋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许佳琪1,王元庆1,徐杨睿1,梁琨1,郑永超2,3,苏云2,3,张景豪2,3(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激光信息感知技术核心专业实验室).基于布里渊散射的海洋环境激光遥感技术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陶雨婷1,赵泓楷1,周雨迪1,卓文淇1,刘群1,崔晓宇1,刘斌1,乐成峰2,潘孙强3,刘崇1,刘东1(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CALIOP反演海洋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方法概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李珂1,刘秉义1,2,杨倩3,唐军武2,吴松华1,2(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海洋激光雷达测量水体剖面偏振信号的仿真模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崔俊宁1,2,李伟1,2,边星元1,2,朱刚3,何张强1,2,邹丽敏1,2(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超精密仪器技术及智能化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面向大振幅、长周期振动校准的零差正交激光干涉测振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崔廷伟1,2,3,黄廷轩4,5,牟冰4,高飞6,肖艳芳5,刘荣杰5,马毅5,张杰5(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CALIOP观测的渤海、黄海气溶胶类型时空分布特征[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崔晓宇1,徐文韬1,关其锐1,骆维舟1,李敏然1,周雨迪1,徐沛拓1,刘斌1,潘孙强2,刘崇1,刘群1,刘东1(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东海有机碳存量估算[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王晓彬1,赵泓楷1,周雨迪1,张芳2,3,徐沛拓1,刘群1,刘崇1,刘东1(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偏振海洋激光雷达探测黄海水母特性[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于龙昆1,何冰1,沈红2,温小辉1,李智祥1(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九江学院理学院).DIMM中计算公式的分析及验证实验[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耿瑞文1,谢启明2,张万清2,康杰2,梁悦青2,杨晓京1,李芮3(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昆明物理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硒化锌晶体超精密切削材料去除机理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侯国柱1,2,吕丽军2,曹一青3(上海电机学院工业技术中心;上海大学精密机械工程系;莆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应用六阶波像差理论的鱼眼镜头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陈壮,田博宇,缪麟,孙年春,张彬(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环境相对湿度对光学镜面散射特性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梁枭1,姜会林2,孙昊1,王春艳1,刘欢1(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依据近轴光学理论求解双焦系统初始结构[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武志昆1,2,3,4,石恩涛1,2,3,王咏梅1,2,3,4(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消谱线弯曲PGP型成像光谱仪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陈柯勋1,2,李灯熬1,邱伟2(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多模GNSS伪距组合定位方法设计与验证[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杨苏辉,廖英琦,林学彤,刘欣宇,齐若伊,郝燕(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涡旋光场在强散射环境中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王新伟1,2,3,4,孙亮1,雷平顺1,陈嘉男1,杨于清1,张岳1,钟鑫1,何军1,王敏敏1,周燕1,3,4(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系统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用于海洋宏生物原位观测的水下激光雷达相机[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张玮钒1,2,颜昌翔1,3,高志良1,王思宇1,申箫1,2,袁静1,2,董有志1,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二自由度快速控制反射镜系统固有频率优化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尹丽华1,杭娟1,康亮1,刘士建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联合相机路径的红外视频稳像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李荣华,唐智超,朴俊峰,李宏亮(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偏振参数最优重构的水下降质图像清晰化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吴剑波,陆正武,关玉蓉,王庆东,姜国松(黄冈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二维压缩感知多投影矩阵特征融合的SAR目标识别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张银波1,李思宁1,姜鹏2,孙剑峰1,3(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可调谐(气体)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协同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工大(北京)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PCA特征提取和弹性BP神经网络的水下气泡识别[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张朝1,2,3,汤更秀1,2,刘志刚1,2,郑留念1,2,姜有恩1,2,章冬辉1,2,3,朱健强1,2(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激光系统中高稳定性支撑镜架的结构设计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王茂旭1,于优1,汤振华1,肖永川1,王超1,高晖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小型化高集成宽带光收发组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6期
  • 杨彦伟1,2,张丽丽1,2,郝晓剑2,张瑞忠3(吕梁学院物理系;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华兴铝业有限公司).机器学习结合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铁矿石分类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5期
  • 张东彦1,戴震1,2,徐新刚2,杨贵军2,孟炀2,冯海宽2,洪琪1,姜飞1,3(安徽大学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宿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的现代农业园区作物分类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5期
  • 马金钰1,陈欣1,丁国清1,陈继刚2(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圆径测量的角度安装误差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5期
  • 刘斌1,2,谯倩1,2,赵静1,2,张子淼3,李志伟1,2,张宝峰1,2(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复杂工业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天津理工大学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重点实验室).基于高频方差熵清晰度评价函数的聚焦三维测量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