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董全睿,王伟国,陈飞,陈涛,张振东,刘廷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基于自适应卡尔曼算法的单探测器解耦控制技术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母一宁,李彦正,陈卫军(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有偏压光伏光折变晶体中自加速光束交互效应的理论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杨祎,刘妍,王艺龙,张建磊,杨方明(西安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水下复合信道对GMSK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俸志富,张家洪,李英娜,赵振刚(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CMOS有源电感并联的前馈共栅跨阻放大电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梅博,杨中华,李梦男(重庆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无信标星间激光通信系统粗精复合扫描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张娜1,柯熙政2,袁训锋1,李丽君1(商洛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自适应调制STBC-OCT预编码在MIMO-OFDM VLC系统中的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胡春光,李恩赐,翟聪,高晓晴,陈雨露,郭梦迪(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视场微球透镜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侯玉斌1,2,卢向文1,2,张倩1,2,王璞1,2(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应用于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的超低噪声2μm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魏振帅1,谢永耀2,邵贤彬2,刘俊都1,赵微2,赵显1,张行愚1,2,赵智刚1,2,丛振华1,2,刘兆军1,2(山东大学激光与红外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Re:YAG-SiO2光纤的单频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张奕1,2,侯玉斌1,2,张倩1,2,王璞1,2(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激光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1.5μm多波长单频光纤激光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刘梦霖,赵坤,闫炜,王丽莎,刘民哲,王勇,孙松松(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1015~1046 nm可调谐飞秒掺镱光纤激光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楼森豪1,黄运米1,王俊2,段延敏1,唐定远2,朱海永1(温州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温州市微纳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Nd:Y2O3透明陶瓷~4F3/2-~4I11/2跃迁光谱及高效激光输出[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阮仁杰1,2,3,曹银花1,2,3,王晓帆1,2,3,马艳红1,2,3,王智勇1,2,3,兰天1,2,3(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激光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跨尺度激光成型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先进半导体光电技术研究所).底发射VCSEL片上点阵结构光投影装置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李孟凡1,2,厉卓然1,2,裘桢炜1,2,张爱文1,2,胡亚东1,2,王改1,2(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大气同步校正仪卷云识别波段稳定性测试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孙敬波,季节(济宁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学院).视频监控下利用记忆力增强自编码的行人异常行为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向军1,2,欧阳文森1,2(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微光机电系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尺度循环注意力网络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润福1,王多书2,范栋3,李晨3,王济洲3,董茂进3(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环境材料行为及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短中波红外长线阵拼接集成滤光片技术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庞磊1,2,3,程洋2,3,赵武2,3,谭少阳2,3,郭银涛2,3,李波2,3,王俊1,2,3,周大勇3(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基于MOCVD生长的4.6μm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思博,蒋陆昀,洪延姬,杜邦登,邢宝玉,张腾飞,高贺岩(航天工程大学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脉宽和功率密度对烧蚀性能影响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胡玮娜1,吕勇1,耿蕊1,李宇海2,牛春晖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电探测器表面损伤状态偏振成像式探测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张芳,寿少峻,刘冰,张兰兰,冯颖,高珊(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基于光学多传感器场景信息的视觉辅助驾驶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苗锡奎,张岩岫,张恒伟,刘小虎,邹前进(光电对抗测试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方向选择性机制的图像背景杂波建模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孟宪睿1,2,张铭1,2,席宇鹏1,2,王如志1,2,王长昊1,2,王波1,2(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合石墨烯/硅半球的宽带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明军1,2,易芳1,李乐1,黄朝军2(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自适应局部邻域特征点提取和匹配的点云配准[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肖滟兰,杨艳平,杨郑宇潇,胡佳豪,金丹妮,耿勇,周恒(电子科技大学光纤传感与通信教研部重点实验室).片上集成克尔光频梳的波分复用光纤通信技术综述(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付敏1,李智贤1,王泽锋1,2,3,陈子伦1,2,3(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大功率光纤激光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高光束质量3×1光纤功率合束器的研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陈加伟1,2,李豫东1,玛丽娅1,李钰3,郭旗1(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850 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辐射效应[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李明1,2,3,李耀斌1,2,3,邱平平1,2,3,颜伟年1,2,3,贾瑞雯1,2,3,阚强1,2,3(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低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表面光栅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偏振特性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王秋华1,李明2,邱平平2,庞伟1,解意洋1,阚强2,徐晨1(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光电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894 nm高温工作氧化限制型基横模VCSEL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