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傅鹤林1,2,安鹏涛1,2,成国文3,李鲒1,2,陈龙1,2,余小辉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试验室;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断层与平行隧道空间位置关系对涌水量的影响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刘富强1,郑木莲1,丁晓岩2,张文武2,王飞2,高源1(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含砂有机硅雾封层耐磨耗性能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张红伟1,余诗瑶2,李艳鸽2,魏涵2,黄双飞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G1赋权—物元可拓集成模型的藏噶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价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周德,张羽龙,黄方林,王宁波,弗威(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跨度独塔自锚式悬索桥桥面结构形式的对比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曾志平1,2,胡籍1,贾生旭3,尹华拓4,王卫东1,2,李秀东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有轨电车道岔几何线型检算与优化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叶星瑜1,叶小岭2,马伟叁3,熊雄1,陈昕1,袁诗云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基于LMD-TCN的高铁沿线风速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算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张丽婷,张茜,周思阳,刘尚林(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量纲分析与工程数据挖掘结合的掘进总载荷建模[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李彪1,张经科1,2,丁发兴1,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开槽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宋一锋1,2,佟来生3,倪菲2,林国斌2,梁涛4(同济大学国家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基于数据驱动的磁浮列车悬浮系统参数辨识[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赵洪1,2,谢友均1,龙广成1,朱胜阳3,张嘉伟3,程智清1(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工学院新型建筑材料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含黏结界面混凝土断裂特性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熊维林1,葛洪林2,富海鹰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考虑非对称冻结的塔杆基础模型实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王雨波,曹文贵(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挡墙后土体应力状态与主动土压力计算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曹宏凯,施成华,杨伟超,邓锷,何洪(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速列车气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内配电箱安全性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高广军,谭易成,于尧(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列车端部双层方管组合式吸能结构耐撞性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许钊荣,李莹,董昆灵,高自远,杨荣山,郑淮林(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桥上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疲劳试验[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张彦春1,罗吴赞1,黎良雪2(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基于责任分摊的PPP项目提前终止补偿计算[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罗屿1,李凯迪2,石英春1(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一种基于三维坐标识别的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刘嘉兴1,2,吕大立1,2,3,吕可维4,张琪昌1,2,李玉龙1,2(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市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大连研发中心).变摩擦转向架斜楔等效刚度计算及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童立红1,2,吴琳琳1,2,徐长节1,2(华东交通大学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岩土工程基础设施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基于Maxwell分布的砂岩本构模型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杨晓明1,程佳2,蔡汉成1,2(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省冻土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岛状冻土区应用生石灰桩复合地基效果评价[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4期
  • 申政1,方吉2,汤黎明1,杨敏1,杨健2,王耀亭2(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基于频域结构应力法的牵引电机结构振动疲劳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王思刘,张冬琪,陈纪胜,黄欣,王靖博,傅旭东(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真空预压下软土地基的固结特性和沉降计算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高凯1,2,高鑫3(重庆渝富产城运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贵州省质安交通工程监控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基于修正韧性耗散损伤的非线性疲劳可靠性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韦凯1,2,成芳1,2,赵泽明1,2,彭操宇1,2,王显1,2(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李杰,庞栋元,张军锋,杜国鹏(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广义柔度曲率矩阵对角指标梁桥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宋飞,陈旺盛(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大型动三轴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王正军1,唐俊峰2,郭向荣1,邹云峰1(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程管理学院).风攻角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及耦合振动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李良1,龙广成1,谢友均1,曾晓辉1,潘自立2,东怀正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藏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基于三维扫描与数值技术的粗集料形状特征与级配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谢伟平1,刘少武1,许暮迪2(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后勤保障处).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砖石古塔振动响应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马跃坤1,李再帏1,赵彦旭2,路宏遥1,何越磊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无砟轨道板表面裂缝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