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立兵,苏军德(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信息熵与AHP模型的小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王燕辉1,陈卓1,曹禺1,张俊梅2,苏刚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省近20年耕地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及阻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梁佳辉,张少良,穆林林,黄静,杨方益,董峰,张新波,蒙亮,沈庆松,王曜(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典型黑土区坡面土壤速效磷空间分布规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王洁,贾文雄,赵珍,陈京华,丁丹(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祁连山北坡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田宝星1,宫丽娟1,杨帆2,李浩然3,季生太1,于敏1(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省春季低温指数小波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王敏1,徐海量2,叶茂3,赵新风2,王希义1(新疆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不同林龄胡杨径向生长量与地下水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燕鹏1,2,崔红艳1,2,方子森1,2,牛俊义1,2,高玉红1,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补充灌溉对土壤水分和胡麻籽粒产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丁偌楠,王玉梅(鲁东大学资源环境与工程学院).近40年烟台市海岸线及近岸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李赛博,徐丽萍,方曼曼,王睿,琚小倩,吕振涛,万科幸(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玛河流域耕地景观细碎化与利用效率的关联性探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李啸虎1,杨德刚2(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基于水足迹的节水型城郊种植业结构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张清云1,王宁庚2,杨朝霞3,左忠1,李明1(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盐池县林业局;宁夏盐池县科技局).宁夏中部干旱带沙地人工甘草不同种植密度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产量性状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徐梦1,刘鸿雁1,2,吴攀1,涂刚琴1,崔俊丽1,刘艳萍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黔中水利枢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淋溶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赖华燕1,2,黄博强3,吴鹏飞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海岛型城市的土壤侵蚀状况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杨丽萍1,王乐1,2,孙晓辉1,刘晶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航天天绘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基于遥感的西安市热力景观格局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薄广涛1,牛志君2,郭义强3,4,王晓晴2(河北省巨鹿县国土资源局;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地形梯度效应——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吴彦潮,赵翠薇,韩冰倩(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地形梯度特征——以乌江北源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刘畅,师学义,张美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黄土高原区复垦村庄土壤肥力评价——以山西省泽州县西郜村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胡雪瑛1,2,武胜利1,2,刘强吉1,2,房靓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54年来和田地区潜在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蒙吉军,汪疆玮,尤南山,王雅,周朕(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DEA的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分异[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张波1,2,谷晓平1,古书鸿1(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最大日降雨量时空分布及重现期估算[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王广月,王艳,徐妮(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三维土工网防护边坡侵蚀特性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璩路路,师学义,刘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基于能值的资源型城市新陈代谢过程对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杨光,粟晓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基于随机森林的黑河中游地下水埋深变化及成因[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赵宗权1,周亮广2(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滁州学院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淮分水岭地区旱灾风险评估[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佟光臣1,林杰1,陈杭2,顾哲衍2,唐鹏1,张金池1(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常州市城市热景观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张鹏1,2,格桑卓玛3,范建容1,陈阳4,尼玛占堆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局;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侵蚀现状及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梁双双,林金石,黄炎和,蒋芳市,葛宏力,汪倩,王正清,贾珅,曹彤彤(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模拟雨滴条件下崩壁不同土层的溅蚀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孙文浩1,杨世伟2,高晓东3,2,李陆生1,凌强1,李虹辰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CO2,N2 O通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崔东,肖治国,赵玉,邓霞,孟祥霞,罗青青(伊犁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伊犁地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
李婕羚1,2,李朝婵1,胡继伟1,全文选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典型喀斯特山区无籽刺梨基地土壤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