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静1,张继权1,李颖2,郭恩亮3,冯玉2,王蕊1(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省东部气象因子与玉米延迟型冷害的时空演变规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赵亚兰1,2,匡耀求1,黄宁生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温室气体排放及驱动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张旭光1,苗正红2,邱中军2,王宗明3(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基于GIS技术的佳木斯地区农田开垦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邓飘云1,2,周运超1,闫文德3,4,5,谌小勇3,4,6,刘明礼7,曹娟3,刘启波8(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美国州长州立大学;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物理信息学院).不同年龄杉木林MB-P的调控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蔡雄飞,雷丽,王济,段志斌,胡国锋(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前期含水量对喀斯特山地石灰土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黄灏1,2,赵海坤1,杨琳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烟台市气象局;烟台市万千气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1981-2017年山东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闫慧慧1,耿其明2,李航2,张利1,何玲1(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沽源县未利用地宜耕、宜建及生态风险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田娜玲1,王占礼1,2,张庆玮1,王栋栋1,刘俊娥3,焦念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黄河西峰水土保持治理监督局).施加NPD对黄土坡面径流流速和侵蚀产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杜长城,祝艳波,苗帅升,高明明,祝俊华,赵法锁(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初始含水率对三趾马红土失水收缩特性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柯奇画1,张科利1,陈月红2,陈美淇3,4,罗建勇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岩溶区水土保持生态效应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张利超1,2,刘窑军1,李朝霞2,葛佩琳1,杨伟3(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汇流网络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奚立平1,吴海鹰2,蔡文庆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无为县气象局).近60年无为县降水变化趋势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聂普璇1,方圣辉1,龚龑1,刘进2(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基于GWR模型的河北省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宋帆,杨晓华,武翡翡,刘童(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信息熵的长江下游地区人居生态系统发展演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魏佳兴1,王志彬1,高雷2,段约红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民土地意识代际差异对征地意愿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邱安安,罗耀,王红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基于水库沉积物特征及WaTEM/SEDEM模型的贵州喀斯特小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白录顺,范茂攀,王自林,王婷,邓超,李永梅(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间作模式下玉米/大豆的根系特征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史雯雨,李增永,李娜,潘妮(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金沙江流域1957-2016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谢军1,2,汪明1,2,刘凯3,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震后极端降雨下流域产沙及物质运移规律模拟 ——以四川省洪溪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周夏飞1,於方1,曹国志1,杨威杉1,2,周颖1(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2001-2015年青藏高原草地碳源/汇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
周妍妍1,郭晓娟1,郭建军2,曾建军1,陈冠光1,邹明亮1,岳东霞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基于SEBAL模型的疏勒河流域蒸散量时空动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