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宗云(汪清县第一职业技术高中).中职教育之能力本位任务型课程建构初探[J].吉林教育,2022,第27期
-
谭柏占(农安县开安镇刘家中心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7期
-
徐艳春(解放教育集团艳春校区).疫情防控期间小学线上德育工作初探[J].吉林教育,2022,第27期
-
贾艳春(前郭县哈拉毛都镇蒙古族中学).党史知识融入初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7期
-
张俊梅(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发挥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践探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李丽(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史学习教育对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途径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宋学清1,闫振宇2,3(吉林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研究院;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长春人文学院语文学科教学论教研室).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陈光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论课程思政在“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中的困境与策略[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杨思司1,吴钢2,林明秀1(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厦门医学院).创新辅导员思政教育形式探索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新路径[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陈竞博1,崔议云2(长春中医药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综合部;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线上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宋海英(苏州大学).以美育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张玲(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杨朋朋(福州理工学院商学院).基于课程思政的“经济法”教学改革思考[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李青松(吉林外国语大学).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育人理念与文化课程教学融合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周亚峰(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家政学院)).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范长宏(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党委组织部党建办公室;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校团委;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团委).高校学生党建与“青马工程”运行机制内在联动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卢喜朋(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生源差异化背景下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朱月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梅石(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红旗工匠”项目融入高职院校“学习筑梦”课程建设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王韵璐,张学会,巨传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个向度[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彭忠信1,彭锴2(邵阳学院;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论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实践依据[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江凤艳1,温璐璐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剧本杀”在高校“青马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王新,李敬丽(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浅议以历史主动精神激活高校大学生“躺平族”[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李彬彬(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新时代党建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陈媛媛(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浅议信息化背景下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韦世友(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曲刚(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分析[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王鹏举(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5W”模式下高校大学生网络虚拟社群舆情引导探析[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姜晗,徐永军(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见贤思齐”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
杨静1,崔敏2(吉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浅析疫情下艺术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创新[J].吉林教育,2022,第2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