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会,马红红,左定财,王萍萍,刘婉颐,钟永科(遵义医学院药学院).木姜子储存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王佩,邱月升,余卫军,邓红(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广东地区市售腊肠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庞丰平1,霍乃蕊2(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响应面法优化瑞士乳杆菌产蛋白酶培养条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那治国1,2,马永强1,陈文红1,王鑫1(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响应面法优化米糠油草酸脱胶工艺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黄俊生1,邱晨晨2,陈耿廷2(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与烹饪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杨梅固态调味品生产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卫晓英,李苹苹,任秀娟,胡树凯,迟君德(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贻贝油膏复合调味品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庞秀清,马莹,邱红燕,伍曦,赵丽,李泽夏琼(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HPLC-DAD法同时测定蘸料和火锅底料中的3种合成色素[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黄玭1,张若璇1,杭方学1,陆海勤1,李凯1,2,3(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大学糖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膜分离技术在制糖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宋志强,马荣琨,刘丹慧(郑州科技学院).茶香火锅底料的研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吴秋霞1,黄钧1,吴重德1,周荣清1,2,3(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季节和制曲位置变化对大曲生产影响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邓磊,董婷(天津春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浅议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任丽平1,李先佳2,金少举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化教研室).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迷迭香叶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朱雪蕊1,季慧1,杨颖2,李玲1(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所).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延长低温肉制品货架期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王团结,冯志彪,岳莹,王一潇,田波(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茶多酚与大豆分离蛋白对复合乳化体系性质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余芳,吕嘉枥,张军蒙,田延楚(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几株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顾艳君,王芳(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核黄素与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研究及其对鸡精调味料颜色影响的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朱绍华(昆明拓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2000吨固态发酵食醋工艺的物料衡算[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张羲1,陈安特1,吴秋昊1,张文娟1,潘亮2,贾利蓉1(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黑木耳泡菜发酵液配方优化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徐艺菲,梁爱萍,吴子韬(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盐分对腌制黄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卢云浩1,仵雁北1,段可娇2,何强1(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蓝公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葵调味酱的制备及防腐保鲜技术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邓波1,李爽境2(川北医学院;四川省罗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某地花椒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初探[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要志宏,聂相珍,皇甫秋霞,申丽媛(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真空包装雪菜肉丝的初始菌相分析及优势菌的鉴定[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翟纹静1,2,金尉1,2,徐振东1(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苏州世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曹骁1,上官苗苗2(杭州市余杭区质量计量监测中心;杭州市余杭区食品药品监测中心).化学原子化-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酱油中砷含量的方法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赵琳(燕山大学).北戴河地域特色“虾酱”的包装再设计[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林燕如1,李学理1,雷文涛2,段可娇2,何强1(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蓝公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葵叶柄调味菜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4期
-
张丽文,罗瑞明,李亚蕾,李俊丽,牛佳(宁夏大学农学院).食品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3期
-
巩健1,2,樊庆鲁1,2(淄博职业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山东省曲霉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红曲菌主要代谢产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3期
-
全永亮(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泡菜中植物乳杆菌的鉴定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