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光临1,盛鹏飞1,黎业华1,包亦望2,伍尚华1(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AlN粉体表面抗水解涂层的制备及其对AlN陶瓷热导率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王盼盼,江海涛,王玉娇,张韵,于博文,曹志明,仲彬彬(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热变形提高Mg-3Al-1Zn-0.1Mn-0.2Ca合金的热加工性和耐蚀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姚怀1,2,熊毅1,2,查小琴3,李欢1,师慧娜1,刘亚1(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共性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固溶处理Mg-0.5Zr-1.8Zn-xGd生物可降解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吴凡1,甘国友1,严继康1,邱哲生2,万祥明3,李家奇1,张斌2,余向磊1,厉彦超1(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SAL5356与ER5356铝合金焊丝对焊缝组织与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崔大田1,2,钟素娟2,宋克兴3,耿进锋4,王星星1,龙伟民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快速凝固三元共晶Au-19.25Ag-12.80Ge钎料合金的形核动力学[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李会明1,2,张菁丽2,毛小南2,洪权2,张永强2,潘浩2,蔡建华2(东北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Ti600合金在(α+β)相区的热变形行为和本构模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赵云松1,张迈1,2,郭媛媛1,朱刚3,张剑1,郭小童3,左新浪3,赵昊3,唐定中1(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纳米结构镁的制备及其储氢性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徐凌燕1,2,刘哲1,2,梁璐1,2(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高剂量离子辐照效应对CdZnTe:In晶体光电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吴静怡(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新型Ti-V-Mo系钛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程功金1,2,周新磊3,高明磊4,常富增4,滕艾均5,邢振兴1,宋翰林1,高子先1,汤卫东1,赵备备4,王金龙4,赵丹4,刘超4,李兰杰4,杨合1,2,陈东辉4,薛向欣1,2,白瑞国4,张卫军1(东北大学冶金学院;辽宁省冶金资源循环科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河钢承钢;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Fe2O3-CaO-TiO2体系下铁酸钙的合成过程及TiO2和CaTiO3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张鹏飞1,2,陈伟东1,3,张少鹏2,闫淑芳1,3,马文1,3,王宏兴2(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薄膜与涂层重点实验室).原子层沉积Al2O3保护层氢终端金刚石MISFETs的电学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柳昆,王书桓,冯运莉,赵定国,张一昆(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熔体快淬与高能球磨法相结合制备TbCu7型单相Sm-Fe-Zr-Nb合金[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汪科良,周晖,张凯锋,张延帅,冯兴国,贵宾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TiN(111)/DLC界面粘附功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戚春保1,王涛2,陶思昊1,秦铭澳1(火箭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火箭军工程大学核工程学院).钚及其化合物表面腐蚀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高国富1,浮宗霞1,2,王毅1,向道辉1,赵波1(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学院).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精密加工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江连运1,黄金博1,甄涛1,乐启炽2,马立峰1(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变形区组成下铝合金厚板蛇形轧制板曲率建模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李亚豪,唐宇,叶益聪,李顺,万红,刘希月,朱利安,王震,白书欣(国防科技大学).共晶高熵合金形成的热力学基础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徐义库,范铭远,罗宇晴,赵秦阳,陈永楠,郝建民(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脉冲电沉积SiC/TiN颗粒增强Ni-Mo纳米复合镀层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冯义成,王雷,付原科,赵思聪,王丽萍,郭二军(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热处理对铸造Mg-4Y-3Nd-1.5Al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许可俊,汪刘应,刘顾,葛超群,王龙,王伟超(火箭军工程大学).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电致变色薄膜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江河1,2,何方有2,许亮2,董建新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温合金环形件环轧工艺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刘英杰1,2,3,胡强1,2,3,赵新明2,3,王志刚2,张少明3,王永慧1,张金辉2(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粉末新材料研究院;北京康普锡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增材制造用高流动性铝合金粉末制备技术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单朝军1,2,刘胜胆1,2,张新明1,2,叶凌英1,2,李亦然3,唐建国1,2,邓运来1,2(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7020铝合金型材的疲劳行为及微观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薛春1,杨千华1,楚志兵1,2,桂海莲1,拓雷锋1,高虹3,沈卫强3(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温度对单晶镁拉伸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刘延宽,许婧,李尧,王志平(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Eu3+掺杂对YSZ热障涂层隔热性能与涂层界面断裂韧性的影响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魏广宁1,高二龙1,丁振国2,李雪松1(长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化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石墨烯粒径对Ni-Co-石墨烯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李龙博1,2,李争显1,2,刘林涛2,何飞2(东北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奥氏体不锈钢渗铬层组织结构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李喜德,刘羽祚,李彬,李菊英,熊烈强,郑晓,杨军胜(武汉轻工大学).Cr含量对NiCrMoCu多孔材料的影响及其造孔机理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
李权1,王国庆2,董明晔3,冯晨1,罗志伟1,周庆军1,王福德1(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丝材成分对电弧增材Al-Cu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