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石李祯,傅莉,林建国,张德闯(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压时效β钛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及动力学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万银根1,罗峰1,谢兰生1,陈明和1,夏明莉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喷丸强度对TA15钛合金型材表面完整性影响的数值和实验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郭阳1,张丽2,陆海鹏2,邓龙江2(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壳层FeSiAl@SiO2@C的制备与耐蚀电磁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郭幼丹1,程晓农2(集美大学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次急冷淬火成形SAF2507双相不锈钢螺旋桨在SRB+IOB海水中的腐蚀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强萌,杨西荣,刘晓燕,罗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原始晶粒尺寸对ECAP变形纯钛组织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闫丹丹1,2,单忠德1,3,臧勇2(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多材质复合铸型的A356铝合金性能调控机制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王帅1,刘颖2,徐东1,周向阳3(河北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铜电积用3D-Pb-Ca-Sn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微观形貌[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张浩宇1,王川1,2,刘丹1,程军3,周舸1,陈立佳1(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Ti-6Mo-5V-3Al-2Fe-2Zr合金中次生α相对强度和塑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丁雨田1,2,雷健1,2,张鸿飞1,2,沈悦1,2,李瑞民1,2,高钰璧1,2,陈建军1,2(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细晶Mg-2.5Zn-1Ca合金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刘志军1,陶有堃2,王建新3,邵静1(深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锆酸钡-铈酸钡基质子导体烧结助剂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谭力1,2,黄星宇1,孙奇3,张琰斌1,涂坚1,周志明1(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晶粒纯镁疲劳变形过程中交叉滑移迹线的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韩志勇1,王仕成1,程涛涛1,2,邢思佳1,王志平1,2(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粘接相对YSZ基高温封严涂层沉积效率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罗雷1,2,段西明1,杨西荣1,2,刘晓燕1,2,王文1,3,韩鹏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冶金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ECAP对SLM纯钛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齐倩1,王鲁杰2,宋晓杰1(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分设计优化TiC/Hastelloy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裴文1,徐诗彤1,黄建松1,姚美意1,林晓冬1,张金龙1,胡丽娟1,彭剑超2,梁雪2,谢耀平1,周邦新1(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上海大学微结构重点实验室).蒸气中氧含量对Zr-0.75Sn-0.35Fe-0.15Cr-0.3Nb合金在400℃过热蒸气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巴志新1,2,匡娟1,3,丁玉萍1,赵斐1,张玲玲1,汪永民1,2(南京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先进结构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流密度对ZK60镁合金表面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耐腐蚀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薛寒松1,2,周扬1,李鹤1,王金阳1,刘松1,张丁非2(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量Gd添加对Mg-8Zn-1Mn-3Sn合金组织转变及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乌彦全1,2,周军1,2,张春波1,2,梁武1,2,李睿1,2,秦丰1,2(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先进摩擦焊接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α+β型钛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焊态/热处理态组织特征及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李玉海1,左柏强1,2,蔡雨升2,姜沐池1,2,任德春2,吉海宾2,雷家峰2(沈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低高温双重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TC4钛合金断裂韧性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祝洋洋1,2,宁礼奎2,段超辉1,2,刘恩泽2,佟健2,谭政2,李海英2,赵磊3,王增睿4,郑志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Ti-Nb微合金化对超纯30%Cr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王建忠,敖庆波,荆鹏,王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孔钛的制备及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刘莹,宋贵宏,李贵鹏,陈雨,胡方(沈阳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层状结构富Mg的Mg2Sn薄膜相组成与热电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王雪峥,宋晓雷,段振鑫,陈华(长春工业大学).等轴细晶Ti-45Al-7Nb合金的高温机械性能及变形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高巍,刘江南,丁智松,张勇,要玉宏,杨巍(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纳米Si3N4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王顺平1,2,李春燕1,2,王海博2,李金玲2,李阳2,寇生中1,2(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冷-热处理对Zr基块体非晶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马元俊1,2,丁雨田1,2,刘建军1,2,高钰璧1,2,陈建军1,2,王兴茂1,2(兰州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介质对GH3625合金高温腐蚀中氧化膜的影响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牟维鹏1,林金保1,2,巩毅2,武东旭2,刘二强2(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浇注温度对连续碳纤维增强Al-10Mg基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辛江萍,胡水平,张思远,张业飞,陈俊(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稀土元素La对金属表面粉末渗锌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刘浩然,赵泽宇,张迪,张济山(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Al-Mg-Zn合金不同应变率动态冲击性能与组织变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