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蛟,韩永全,洪海涛,王学龙(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成型重点实验室).铝合金Plasma-GMAW-P复合焊接电弧特性及熔滴过渡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王向杰1,2,杨凌飞1,2,谭宏娟1,2,于芳1,2,崔建忠1,2(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冷却速率对Al-Cu二元合金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欧阳林峰,杨晓娇,李小磊,杜义波,林紫峰,刘颖(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溶胶-凝胶法合成导电SrVO3粉末[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杨静1,张翊1,董楠1,李花兵2,韩培德1,姜周华2(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合金元素在NbC/fcc-Fe界面的偏析行为和硼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张旭1,张红哲1,鲍永杰2(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不同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单颗磨粒划切仿真与试验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李晓诚1,寇生中1,2,付小强1,李春玲3(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Tg复特征温度参数的玻璃形成能力及稳定性判定准则[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石李祯,傅莉,林建国,张德闯(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压时效β钛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及动力学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闫丹丹1,2,单忠德1,3,臧勇2(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多材质复合铸型的A356铝合金性能调控机制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张凤英1,杨森1,黄开虎1,陈曦1,陈永楠1,梅敏1,王猛2,谭华2(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不同Mo添加的激光立体成形Ti-6Al-xMo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栾胜家,高明浩,徐娜,常辉,王远鸿,周恬伊,张甲,侯万良,常新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NiCrFeAl/h-BN·SiO2可磨耗封严涂层抗冲刷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何爵亨1,代巧1,包骐乐1,周金宇2,姜学艳1(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预应变对工业纯钛TA2疲劳裂纹尖端应变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王俊1,王克鲁1,鲁世强1,李鑫1,欧阳德来2,邱仟1,高鑫1,张开铭1(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响应面法的TA5钛合金工艺参数优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张浩宇1,王川1,2,刘丹1,程军3,周舸1,陈立佳1(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Ti-6Mo-5V-3Al-2Fe-2Zr合金中次生α相对强度和塑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韩志勇1,王仕成1,程涛涛1,2,邢思佳1,王志平1,2(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粘接相对YSZ基高温封严涂层沉积效率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齐倩1,王鲁杰2,宋晓杰1(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分设计优化TiC/Hastelloy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谭力1,2,黄星宇1,孙奇3,张琰斌1,涂坚1,周志明1(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晶粒纯镁疲劳变形过程中交叉滑移迹线的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薛寒松1,2,周扬1,李鹤1,王金阳1,刘松1,张丁非2(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量Gd添加对Mg-8Zn-1Mn-3Sn合金组织转变及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裴文1,徐诗彤1,黄建松1,姚美意1,林晓冬1,张金龙1,胡丽娟1,彭剑超2,梁雪2,谢耀平1,周邦新1(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上海大学微结构重点实验室).蒸气中氧含量对Zr-0.75Sn-0.35Fe-0.15Cr-0.3Nb合金在400℃过热蒸气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乌彦全1,2,周军1,2,张春波1,2,梁武1,2,李睿1,2,秦丰1,2(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先进摩擦焊接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α+β型钛合金惯性摩擦焊接头焊态/热处理态组织特征及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6期
-
祝洋洋1,2,宁礼奎2,段超辉1,2,刘恩泽2,佟健2,谭政2,李海英2,赵磊3,王增睿4,郑志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Ti-Nb微合金化对超纯30%Cr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李玉海1,左柏强1,2,蔡雨升2,姜沐池1,2,任德春2,吉海宾2,雷家峰2(沈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低高温双重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TC4钛合金断裂韧性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王建忠,敖庆波,荆鹏,王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孔钛的制备及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牛海侠1,2,甘国强3,李萍3,薛克敏3(安徽三联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DEFORM-3D的7075铝合金筒型件半固态成形有限元模拟及试验验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崔建忠1,王钊1,王春新2,王复越1,王向杰1(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冶金学院).Cu-Sc中间合金在液态Al-Zr合金中的溶解[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李森1,2,高锋1,2,沈东东1,2,龙文元1,2,李新生1,2,王开拓1,2,王友彬1,2,藤田丰久1,2,韦悦周1,2(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铝热还原工艺条件对Al-Ti-Ce中间合金物相结构和合金元素浓度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高巍,刘江南,丁智松,张勇,要玉宏,杨巍(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纳米Si3N4对TC4钛合金微弧氧化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王雪峥,宋晓雷,段振鑫,陈华(长春工业大学).等轴细晶Ti-45Al-7Nb合金的高温机械性能及变形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散展翼1,刘生发1,刘志波1,林耀军1,刘满平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低温退火加工硬化Al-10% Mg合金的显微组织特点和力学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
方晓阳1,2,任杰克1,3,陈登斌3,曹城3,贺有为3,刘嘉斌1(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金元素及制备工艺对1XXX系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