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梦瑶1,2,陈林1,2,庞丹波1,2,刘波1,2,刘丽贞1,2,邱开阳1,2,李学斌1,2(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尚光引1,杨欣1,2(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政策认知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何侃,林涛,吴建芳,随梦飞,刘恋,丁国昌(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基于空间优先级的福州市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吴龙龙1,田仓1,2,张露1,黄晶1,朱练峰1,张均华1,曹小闯1,金千瑜1(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农学院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稻田水氮氧环境因子对水稻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氮利用的调控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石薇1,程开明2,汪劲松3(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基于核算目的的生态系统服务估价方法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于贵瑞1,2,杨萌1,陈智1,2,张雷明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尺度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及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技术途径和战略布局[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张耀艺,倪祥银,杨静,谭思懿,廖姝,吴福忠(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亚热带同质园不同树种氮磷重吸收及化学计量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季波,何建龙,王占军,蒋齐(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宁夏天然草地植被碳储量特征及构成[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方笑堃1,2,陈志炜1,程兆康1,姜海波3,邱丹3,罗小三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太阳辐射减弱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和中微量元素积累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熊淑萍1,2,曹文博1,2,张志勇1,2,张捷1,2,高明1,2,樊泽华1,2,沈帅杰1,2,王小纯2,3,马新明1,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行距和播种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垂直分布、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张子璇1,2,宋雨桐1,2,张惠中1,2,李新举1,2,牛蓓蓓1,2(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水文气候影响下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时空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李佳玉1,2,吕茂奎1,3,李晓杰1,2,姜永孟1,2,谢锦升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水分对武夷山草甸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李金霞,孙小妹,刘娜,李良,陈年来(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果枸杞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其可塑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田金园1,2,刁浩宇1,2,袁凤辉1,关德新1,吴家兵1,王安志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水分利用效率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张国平,雷康宁,尹嘉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半干旱区立式深旋耕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饲用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李志丽1,王红梅1,2,孙忠超1,马彦平1,赵亚楠1,李雪颖1(宁夏大学农学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东部荒漠草原-灌丛地转变过程土壤氮素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孙毅1,2,和润莲1,2,何光熊1,2,张梦寅3,方海东1,2,史亮涛1,2,闫帮国1,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元谋干热河谷植物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滇西并流河谷区土壤酶活性化学计量学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赵杰,林文,孙敏,任爱霞,仝锦,李浩,王鑫炜,高志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休闲期深翻和探墒沟播对旱地小麦水氮资源利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柏文恋1,2,张梦瑶1,刘振洋1,郑毅1,3,汤利1,肖靖秀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开放大学).小麦与蚕豆间作体系根系形态与磷吸收的定量解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刘艳娇1,2,樊丹丹1,李香真2,赵文强2,寇涌苹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修复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人工与天然云杉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菌群网络关系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艾佳1,吕杨1,李彦澄1,2,钟雄1,李江1,2(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特殊环境中甲烷氧化菌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郑一1,2,张振1,范金根3,童庆元3,陈胜龙4,许志琪4,周志春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与培育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兰溪市苗圃;兰溪市林业局).磷肥对不同结实能力马尾松无性系雌球花量及针叶氮磷营养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柏文富1,禹霖1,李建挥1,聂东伶1,严佳文1,吴思政1,李继承2,肖金顶3(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湖南安化县林业局).大围山樱属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朱玉丹1,2,蒋日进2,周永东2,吴仁斌3,印瑞1,2,芮银1,2,张琳琳2(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台州市椒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甲壳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赵一1,杨贝贝1,朱新萍1,陈署晃2,陈小云3,贾宏涛1(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氮肥减施与配施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李辉1,曲洋1,姚敏杰2,田文杰1,王小庆1,石犇1,曹丽娜1,岳凌帆1,曹凯琴1(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赤泥自然成土过程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程分生1,2,尤龙辉1,3,叶功富1,游惠明1,聂森1,林文泉1,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规划发展中心).亚热带红壤侵蚀区马尾松不同套种模式生态系统碳平衡[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陈科屹1,张会儒2,张博3,何友均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拓展模型的天然次生林碳储量空间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邵静1,陈晓萍1,李锦隆1,胡丹丹1,2,王满堂1,3,钟全林1,2,程栋梁1,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西阳际峰30种阔叶树叶片氮磷含量及再吸收效率[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朱娟娟1,2,马海军1,2,张琇1,3,李敏1,2,徐小云1,覃洪云1(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创新中心;宁夏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盐胁迫下解钾菌对枸杞幼苗的促生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