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国龙1,胡中民1,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全球变化影响下的生态系统风险的相关理论及联系[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孙义1,秦彧2,魏天锋3,常丽4,张仁平5,刘志有6,吕燕燕1,宜树华1(南通大学脆弱生态环境研究所/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及发展趋势[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杜国明1,2,张瑞1,于凤荣3(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东北黑土区种植模式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陈祖明,王彬(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重庆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SIMWE模型的典型水土保持措施侵蚀阻控路径分析——以通双小流域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杨文静,李建柱,冯平(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的滦河流域农业干旱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莫帅豪1,郑粉莉1,2,冯志珍1,易祎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典型黑土区侵蚀-沉积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空间分布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刘深思1,2,3,徐贵青1,2,陈图强1,2,3,米晓军4,刘燕1,2,马健1,2,李彦1,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乌鲁木齐城北再生水有限公司).地下水埋深对幼龄梭梭功能性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王湘1,焦菊英1,2,曹雪2,李建军1,白雷超1,孙晓晨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柴达木盆地尕海湖区白刺灌丛沙堆剖面土壤养分的分布和富集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侯春雨,魏雪,吴鹏飞(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种植黄连和重楼对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孔业富1,2,尹成杰3,王林龙1,2,刘杨1,2,林黎1,2,康斌1,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基于Ecopath模型的三门湾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孙国栋1,2,曾晓东3,2,崔明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理学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状态演变分析的若干数学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郑悦1,王爱英1,苏立新1,郭晶晶2,段春旸2,殷笑寒2,3,龚雪伟2,郝广友2(辽宁省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沈阳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Forest Ecology and Forest Management Group,Wageningen University).沈阳市区不同环境下银杏水力特征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刘建康1,冯湘2,张克斌2,刘淑琴2,刘新月2(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荒漠草原优势种群油蒿空间分布格局对封育恢复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夏威1,2,周志勇2,3,沈颖2,3,孙美佳1,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岳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有机物添加下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微生物元素组成的稳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刘桂珍,孙浩钊,赵琳,马方园,陈林怡,黄幸然,方熊,易志刚(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环境健康与调控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木荷和杉木幼苗土壤卤代烃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周颖1,刘杰2,闫晓慧2,胡世俊1(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草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模拟昆虫取食对牛膝菊防御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王雨竹1,潘保柱1,巩政2,李典宝1,蒋小明1,陈越1,李可1(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黄河流域鱼类食性同资源种团的时空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王彦阁1,张博冉1,赵瑞2(内蒙古工业大学;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保护中心).种间作用对物种分布模拟的影响及建模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郑月琴1,2,王琼丽2,陈道钳2,3,陈冬梅2,3,曾任森2,3,宋圆圆2,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作物抗性与化学生态学研究所).组蛋白修饰调控植物对胁迫的记忆与警备抗性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张根1,2,陈宝锐1(深圳金普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轮虫生态毒理学测试指标的敏感性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朱军涛1,牛犇1,宗宁1,赵博1,郑周涛1,赵广1,庾强2,王常慧3,张扬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全球变化联网控制实验的创新性设计:以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水热要素联网控制实验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3期
-
张晓鹏1,于立忠2,3,4,杨晓燕1,黄佳琪1,殷有1(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重点实验室).辽东山区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种群结构与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徐影,郭楠,茹凯丽,范胜龙(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碳中和视角下福建省国土空间分区特征与优化策略[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王晓芳1,2,3,马红彬4,5,刘杰1,2,3,苗海涛1,2,3,沈艳4,5,周瑶4,5,马静利4,5(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微生物中心;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创新中心;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放牧对草原植物功能性状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卞福花1,吴秋堂1,2,吴梦迪2,3,管博2,4,于君宝4,韩广轩2(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烟台大学环境材料与工程学院;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山东省高等学校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与保育重点实验室).不同水盐生境下芦苇湿地植被及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李琳,向丹,武亚芬,黄玉丹,李欢,张小梅,梁斌(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李佳乐1,梁泳怡2,3,刘文杰1,杨秋1,徐文娴1,汤水荣4,王晶晶2,3(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大学林学院;海南五指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橡胶幼苗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2期
-
张楠1,2,杨智杰1,2,胥超1,2,刘小飞1,2,熊德成1,2,林成芳1,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地理科学学院;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凋落物养分归还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