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艾诚1,王国鑫1,郭敏2,孙志平1,张凤英1,刘林2(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沉淀强化钴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行为的研究进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苏捷1,陈仕奇1,丁正阳2,刘彬1,刘咏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五星珑科技有限公司).选区激光熔化共晶高熵合金凝固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袁帅1,2,夏琴香1,肖刚锋1,龙锦川1(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能源与智能工程学院).镁合金带内筋筒形件热强旋成形织构演变[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毕广利1,2,张妞明1,2,姜静1,2,陈体军1,2,蒋春宏3,李元东1,2(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兰石铸造有限公司).挤压和时效态Mg-Y-Cu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朱路,陈鹏,蔡子明,冯培忠,康学勤,Akhtar Farid,王晓虹(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钼基体表面二硅化钼涂层的制备及其高温抗氧化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Bakhtiarnia Siavash,Sheibani Saeed,Billard Alain,Aubry Eric,Yazdi Mohammad Arab Pour.反应磁控溅射沉积纳米多孔BiVO_4薄膜光催化剂——总压力和基底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王清涛,王晓南,陈夏明,环鹏程,董其鹏,张庆宇,Nagaumi Hiromi(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气孔和显微组织对6063铝合金双脉冲耦合CMT焊接接头强度的协同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Topuz Mehmet,Dikici Burak,Gavgali Mehmet,Yilmazer Yasemin.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锆体积比对钛基复合支架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王友彬,邹睿,韦悦周,Arai Tsuyoshi,Fujita Toyohisa(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从模拟高放射废液中电化学回收钯和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Vidal-Garcia G,Guinto-Pano C E,Garcia-Hernandez I,Rodriguez-Clemente E,Morales-Gil P,Ramirez-Silva M T,Romero-Romo M,Palomar-Pardave M.Reline低熔溶剂中铝纳米颗粒和叶状显微组织的电化学形核和长大——温度和工作电极角速度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Ghahferokhi Ali Izadi,Kasiri-Asgarani Masoud,Amini Kamran,Rafiei Mahdi,Ebrahimi-Kahrizsangi Reza.中间层成分对GTD-111/IN-718高温合金在瞬时液相连接过程中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陈俊锋1,2,柳超农1,卢锐涵1,王文龙1,汪炳叔1,邹林池3,2(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维/二维混合碳纳米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3期
  • 陶斯嘉1,王小锋1,曾婧2,易兵3,彭超群1,王日初1(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点阵材料及其3D打印[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姜巨福1,匡君1,张颖1,王迎2,肖冠菲1,刘英泽1(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A356.2铝合金轮毂局部增压铸造过程数值模拟[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张兵1,2,刘鹏茹1,2,陈韩锋3,杨艳3,赵芬芬1,2,党晓晗1,2,王快社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铸态GH2132合金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图[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刘文憬1,李元东1,2,宋赵熙1,罗晓梅1,杨昊坤1,毕广利1,2(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量Sr+Ce复合变质对AlSi10MnMg合金显微组织、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钱晓明1,2,章羽1,王昭东1,李勇1,3,许光明4,王海尧1(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先进铝加工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铸造冷却速率对Al-Mg-Si-Mn耐热铝合金组织及热加工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李一凡1,2,宋永辉1,2,周民3,刘刚3,曾鑫辉1,2,周佳梦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陕西省黄金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潼关县太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氰化提金废水中金属氰络合离子的溶剂萃取[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崔滔,闫俊,张敏(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黔北沉积型铝土矿鲕粒成因[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张罗虎1,贾炎2,钟传刚1,薛捷豪1,盛汝国1,王振堂1,孙和云2,谭巧义2(万宝矿产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缅甸蒙育瓦七星塘铜矿生物堆浸黄铁矿氧化与酸平衡[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李沛伦1,2,3,4,邱显扬2,3,4,胡真2,3,4,刘殿文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复杂Mn-Ag-Cu结合矿的浸出机理及工业优化[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雷显权1,2,3,刘福春1,2,熊有为1,2,3,刘恩彦1,2,3,朱国辉1,2(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井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瓦厂坪铝土矿综采工作面围岩变形与采动应力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冯庆晓1,李多生1,叶寅1,熊孝经2,王国波1,王凯1(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季华实验室).激光体能量密度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姜平国1,2,肖义钰2,喻相标2,李荣斌1(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材料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与化学学部).氧化钨氢还原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沈丁1,2,王来贵2,唐树伟1,高思达1,孙闻1,董伟1,杨绍斌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石墨烯表面Lin(n<10)团聚体沉积行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毛红奎1,郭冰鑫1,樊宗义1,徐宏1,侯富敏1,曹鑫1,赵强胜2,侯建兵3,刘士渊2,王宇1(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中兵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热浸Al对Al-Si/38CrMo复合界面固-液成型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张顺科1,2,田素贵1,2,田宁2,吕晓霞1,焦泽辉3,晋芳伟2,李德元1(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锻造高铌TiAl合金高温蠕变与损伤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 刘旭恒,朱心蕊,陈星宇,李江涛,何利华,孙丰龙,赵中伟(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植酸钠分解白钨矿的热力学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