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旭光(江苏省邳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思辨课堂”,源于不懈的行与思——我观于富民其人、其课[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周惜蓓(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鹤和小学).以学习任务群引领“本本链读”——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陈云(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实验小学).抓住一个“美”字——《四季之美》教学谈[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林峰,张慧(安徽省合肥市隆岗小学).向读学写,以写促读——《巨人的花园》教学谈[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何春光(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融合日常教学,关注素养发展——六年级阶段性测试题一组[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姜达(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体育局).语文教师的“需要”[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薛法根,仲靖莲(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用课文教语文——文选型教材课文的例子功能与教学要义[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周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长文短教:教得少而学得透——以《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朱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组块教学研究室).难文易教:由“已知”关联“未知”——以《好的故事》为例[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顾丹凤(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群文类教:从“读进去”到“读开去”[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王强善(江苏省邳州市四户镇中心小学).深度教学理念下的长课文教学[J].教育视界,2022,第20期
-
汤华燕(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构建教育集团文化共生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徐瑛(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从需求诊断到成长突围——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陈凯(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向“学”而“教”,实现“四重”转型——关于教师发展的琐思[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郭洁,李国强(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义务教育阶段交流轮岗教师的边缘化困境与出路——基于一次区域调研[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张乐天(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义务教育阶段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指向——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解读[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马俊杰(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基层教科研训工作的“四个转向”[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李梅(安徽省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从“他律”走向“自律”: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探索[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李志欣(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在变革与发展中成就人——薄弱学校办学实践及思考[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沙华中(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尚美立人”好教师团队建设的思与行——新课标理念下[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吴煦(浙江省温州道尔顿小学).在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中开展德育——以“温州野生大黄鱼”议题学习的实施为例[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卞向飞,顾卫娟(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馆校研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化学习视域下[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周召婷,周兴国(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哲学到教育——由《民主主义与教育》看杜威的教育理想[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余夕凯(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幼小科学衔接的区域性探索——来自南京市玄武区的实践[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黄双雷(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幼儿园入学准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幼小衔接视角下[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李昌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学新生适应期浸润式教育场景的构建——幼小衔接视角下[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丁前兰(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综合能力测评:基于幼小衔接的入学适应性评价实践[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
张璐(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论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及其优化策略[J].教育视界,2022,第1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