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汪育泰,许智帆,刘婕,钟国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茚虫威降解菌海藻酸钠微球制剂研制及应用效果[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5期
  • 宗成,吴金鑫,朱九刚,董志浩,李君风,邵涛,刘秦华(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添加剂对农副产物和小麦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5期
  • 房昊源1,杨亮1,王洪壮1,曹锦承1,任万平2,魏胜娟1,颜培实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夏季横向交互送风系统对肉牛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5期
  • 王慧玲1,闫爱玲2,孙磊3,张国军1,王晓玥1,任建成1,徐海英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市落叶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鲜食葡萄果实单萜合成关键基因的eQTL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5期
  • 贾冠清,刁现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谷子种业创新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杨滨娟,李萍,胡启良,黄国勤(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对稻田土壤N2O排放及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陈学森1,伊华林2,王楠1,张敏3,姜生辉4,徐娟2,毛志泉1,张宗营1,王志刚5,姜召涛6,徐月华7,李建明8(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中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柑橘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青岛市园艺植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果茶工作站;蓬莱市果树工作总站;甘肃省静宁果树果品研究所).芽变选种推动世界苹果和柑橘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案例解读[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张学林,吴梅,何堂庆,张晨曦,田明慧,李晓立,侯小畔,郝晓峰,杨青华,李潮海(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秸秆分解对两种类型土壤无机氮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张亚玲,高清,赵羽涵,刘瑞,付忠举,李雪,孙宇佳,靳学慧(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植物抗性研究中心).黑龙江省水稻种质稻瘟病抗性评价及抗瘟基因结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熊淑萍1,高明1,张志勇1,秦步坛1,徐赛俊1,付新露1,王小纯2,马新明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GIS的河南省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时空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向妙莲1,吴帆1,李树成1,王印宝1,肖刘华1,彭文文1,陈金印1,2,陈明1(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省果蔬采后处理关键技术与质量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萍乡学院).褪黑素处理对梨果实采后黑斑病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王梦蕊1,2,刘淑梅1,侯丽霞1,王施慧1,吕宏君1,苏晓梅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淮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的建立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彭佳堃1,2,戴伟东1,颜涌泉3,张悦1,陈丹1,董明花3,吕美玲4,林智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永春县农业农村局;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基于代谢组学的‘永春佛手’乌龙茶化学成分解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王亚梁1,朱德峰1,陈若霞2,方文英3,王晶卿1,向镜1,陈惠哲1,张玉屏1,谌江华2(中国水稻研究所;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杂交稻低播量精准条播育秧机插提高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卞能飞,孙东雷,巩佳莉,王幸,邢兴华,金夏红,王晓军(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评价及指标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孔凡林1,李媛1,付彤2,刁其玉1,屠焰1(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蛋氨酸羟基异丙酯对母犊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杨时鳗1,许程志1,许榜丰1,吴运谱2,贾云慧1,乔传玲1,陈化兰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蛋白225位氨基酸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黄兆福,李璐璐,侯梁宇,高尚,明博,谢瑞芝,侯鹏,王克如,薛军,李少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不同种植区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的积温需求[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黄家权1,李莉1,吴丰年2,郑正1,邓晓玲1(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携带不同原噬菌体的黄龙病菌在柑橘木虱体内的增殖及致病力[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王绿阳,崔雷鸿,冯江银,洪秋霞,游美敬,保浩宇,杭苏琴(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江苏省消化道营养与动物健康重点实验室/消化道微生物研究室).钙敏感受体和胆囊收缩素-1受体介导大豆蛋白水解物对小鼠食欲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4期
  • 张建军1,2,党翼1,赵刚1,王磊1,樊廷录1,2,李尚中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覆膜时期和施氮量对陇东旱塬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3期
  • 胡朝月1,2,王凤涛2,郎晓威2,冯晶2,李俊凯1,蔺瑞明2,姚小波3(长江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对中国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的抗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3期
  • 陈婷婷,符卫蒙,余景,奉保华,李光彦,符冠富,陶龙兴(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彩色稻叶片光合特征及其与抗氧化酶活性、花青素含量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3期
  • 张晋龙,赵志博,刘巍,黄丽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T3SS关键效应蛋白基因致病功能[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3期
  • 邹温馨1,苏卫华1,陈远学2,陈新平1,郎明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土肥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长期施氮对酸性紫色土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及其硝化作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3期
  • 马高兴1,陶天艺1,裴斐1,方东路2,赵立艳2,胡秋辉1(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粮油质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不同炒制条件对预制菜肴中双孢蘑菇风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3期
  • 唐子云,胡健欣,陈进,陆毅兴,孔伶俐,刁露,张发福,熊文广,曾振灵(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分子分型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3期
  • 李龙,李超男,毛新国,王景一,景蕊莲(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作物根系表型鉴定评价方法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3期
  • 路翔1,2,高源2,王昆2,孙思邈2,李连文2,李海飞2,李青山1,冯建荣1,王大江2(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特色果树栽培生理与种质资源利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苹果栽培品种不同族系香气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