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凯1,2,周干3,谢勇1,王兆明1,2,李先保3,周辉1,2,徐宝才1,2(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不同温度对调理鸡排低温贮藏品质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罗辉,何雨薇,张杏亚,阮振甜,罗瑞明,李亚蕾(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秦川牛肉冷藏期间能量代谢变化及其对肉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胡春林1,谢晶1,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蛋白质氧化对肉食用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韩浩蕾1,2,姜长岭1,2,王晨1,3,刘新1,3,鲁成银1,3,陈红平1,3(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农村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检测技术、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张羽1,汪芳1,翁泽斌2,包伊凡1,宋海昭1,沈新春1(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粮油质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麦胚清蛋白抗氧化肽的筛选及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周子丹1,彭文君2,倪家宝2,毕延祥2,方小明2,刘素纯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菜蜂花粉色泽、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阎然1,傅茂润1,陈蕾蕾2,李有媛1,徐敏慧1,3,何志平4,周庆新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诸城一中慈海学校;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解淀粉芽孢杆菌NCPSJ7对采后脐橙绿霉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瓮茹茹,卫鑫慧,李浩正,路福平,李玉(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2’-岩藻糖基乳糖的微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刘翼翔1,马玉1,李东慧1,王彦波1,2,傅玲琳2,刘光明1(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膳食结构和成分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影响食物过敏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胡懿化1,王星滟1,张武霞1,岳爱琴2,杜维俊2,赵晋忠1,李鹏1(山西农业大学基础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黑豆糖蛋白的结构分析及抗氧化和免疫活性[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朱梦媛1,2,李冲伟1,2(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省寒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植物源功能肽的制备、生理活性与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熊金梁1,陈爱强2,刘婧1,3,张蕊2,4,关文强1(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市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粮利金(天津)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典型电商运输包装对猕猴桃运输微环境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李西栋1,孙绍霞1,梁亚楠2,石塔拉2,宓伟2(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楂原花青素和VC联合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减轻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氧化应激[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马蕾,孙小红,姜晶,梁建芬(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植物源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加工处理方式对玉米粉加工特性、营养特性和食用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汪腾飞,孙大文,蒲洪彬,韦庆益(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冷链食品智能感知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策略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马永强1,韩烨1,张凯2,王鑫1,王峙力1(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甜玉米芯多糖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代谢功能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王俊娟,李欣芮,陈成,孙善峰,刘桂蓉,车会莲(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花生主要过敏原Ara h 1线性B细胞表位的预测及鉴定[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杨舒乔,王迪,高彦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非变性II型胶原蛋白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陈瑞鹏1,2,孙云凤2,霍冰洋1,秦英凯1,李双1,梁俊2,周焕英1,高志贤1(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真菌毒素多重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刘佳宜1,李婷婷2,励建荣1,谢晶3,林洪4,王轰5,申照华6,郭晓华6(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乙基麦芽酚对杀鲑气单胞菌群体感应及腐败活性的抑制作用[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唐兰兰1,张世奇2,卫子颜1,张盛林3,刘雄1(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大学魔芋研究中心).红外烘烤对魔芋葡甘露聚糖表观黏度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莫祯妮1,2,熊盈盈1,2,邱树毅1,2,曾祥勇1,2(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省发酵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群体感应抑制剂调控食源性微生物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欧阳宇1,赵扩权1,冯莹娜1,张梁2,吴茜1(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和潜在健康风险[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曾诗娴1,2,赵孝玲1,3,左进华1,闫志成1,史君彦1,王清1,崔京春2,隋媛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果蔬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曲酸处理对娃娃菜采后褐变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宋晓秋,徐亚杰,肖瀛,王一非,陈佳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肉桂精油微胶囊对小鼠抗氧化活性与肠道菌群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何萍萍1,郑雅君1,郑明静1,2,3,4,姜泽东1,2,3,4,杜希萍1,2,3,4,朱艳冰1,2,3,4,倪辉1,2,3,4,李清彪1,2,3,4(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经济海藻资源化利用与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厦门市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红毛藻多糖对H2O2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叶爽1,2,陈璁1,3,高虹1,范秀芝1,殷朝敏1,姚芬1,冯翠萍4,史德芳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γ射线辐照对香菇采后贮藏过程中水分特性及理化指标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戚英伟1,2,刘悬烁1,丁毓端1,姜永华3,张玉洁4,刘佳1,蒋紫洮1,任小林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临潼区林业工作站).脱落酸处理对苹果成熟、乙烯合成及其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刘佳林1,柏玉香1,李晓晓1,孙纯锐2,邱洪伟2,干福良2,金征宇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酶法合成糖原状α-葡聚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
唐莹1,贾仕杰1,蒋莹1,何红英1,董丹1,王金玲1,2,张健3(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省森林食品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彤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红树莓叶茶的制备及与红树莓叶片、绿茶品质的比较[J].食品科学,2021,第1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