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俞斌1,许亚俊2,苘娜娜1,吴建烈1,颜韶兵1(浙江省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杭州市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郭晓燕1,2,雷静2,龙佩霖2,敖茂宏2,刘凡值2,杨小雨2,3(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保护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生态与农业生物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薏米蒸煮品质加工改良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蔡瑞林1,2,王英姿1,2(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苏州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现代种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优化研究[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冯留锁,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孙建权,胡秀明,王和乐,田芳慧,张金霞,张栩(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黄淮稻区优良食味粳稻研究进展[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杨锦越,赵晓燕,沈建华,任洪,王伟,王竹(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玉米机播机收质量效果试验研究[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司玉君1,陈雪1,张浩1,王玉洁2,于秀丽3,曹其聪1(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潍坊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农业农村局).抗旱抗病绿豆新品种潍绿12[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杨大雕1,黄巧玲1,吕桂权2,罗永明3,庞小淇2,王威豪4(广西澣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优质三系杂交水稻穗香优香丝及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周海宁1,彭新新1,张晨光1,韩云1,宋卫平1,祁军1,简大为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十七团).伊犁河谷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及制种要点[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郭智慧1,刘鹏1,郭良海1,郭建军1,高建胜1,崔慧妮1,赵东波1,欧文静1,张兵2(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德州市德农种子有限公司).高产、多抗玉米品种德迪336配套轻简化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王国兴1,孟庆立2,范春燕2,雷格丽1,高敏1,张仁和3(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彩糯玉米新品种桃花雪[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张鹏,王素华,潘晓威,公丹,陈红霖,程须珍,王丽侠(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适性豇豆新品种中豇10 号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郭军1,毛瑞喜2,李成磊2,刘悦1,3,李金生1,4,王燕1,刘爱峰1,刘建军1,李豪圣1,宋健民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淮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鲁东大学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田芸峰1,2,杨百建3,廖泳祥1,2,徐培洲1,2,张红宇1,2,陈晓琼1,2,周浩1,2,刘禹彤1,2,吴先军1,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丰产稳产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千乡优236 的选育与应用[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王强,孟宪欣,尹振功,魏淑红,郭怡璠,杨广东(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普通菜豆新品种龙芸豆17 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王丽侠,王素华,潘晓威,陈红霖,程须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早熟高产广适性绿豆新品种中绿27 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谢颂朝,张明,李婷婷,于金友(山东省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密度和低肥力胁迫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孙瑞建1,陈雷1,顾正中2,包立英1(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业农村局;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麦33 优质高产强筋类小麦种子提纯保优生产应用[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单飞彪1,2,闫文芝1,2,杜瑞霞1,2,王永行1,2,杨钦方1,2,刘春晖1,2,陈阳1,2,武悦1,2(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巴彦淖尔)分中心).救荒野豌豆品种DUS 测试指南研制[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吴立仁1,黄绪堂1,陈珊宇2,戚永奎3,关洪江1,范丽娟1,周菲1,马军1,王静1,谢鹏远1,王文军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向日葵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观赏向日葵杂交种龙赏葵5 号制种技术[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游建华1,邓智年1,卢业飞2,韦日辉3,黄日宏4,卢文祥5(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甘蔗技术推广站;广西糖业集团红河制糖有限公司;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甘蔗桂柳05136 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丁明亮,杨忠慧,崔永祯,李宏生,刘琨,赵红,李绍祥,顾坚,杨木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云南分中心).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112[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陶星星1,吴亚辉2,刘蕊1,李国华1,杜小珍1,张志标1(广东省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省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三红蜜柚、琯溪蜜柚与水晶香柚的基因组序列多态性分析[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王恒1,刘廷航1,王慧1,惠海滨1,盛萍萍1,张春艳2,张佃文3(山东省日照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日照市东港花生研究所).超大果花生新品种日花99 号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付习1,苏烨琴2,余剑锋1,陆金根1,高荣村1(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优质抗病粳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嘉优9 号的制种技术[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孙统庆,邵培珺,陈永梅,汤义华(江苏省种子南繁南鉴站).加快江苏南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思考[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韦绍丽,何静丹,郑加兴,王兵伟,覃嘉明,周步进,黄安霞,时成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优质高产鲜食甜玉米品种桂甜571 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王利锋,王浩,周柯,曹言勇,李晶晶,杨继伟,贾腾蛟,李会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玉米新品种郑单7167 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周桂梅,亚秀秀,陈健,刘振兴(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豆新品种唐红201210-42 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李莉,韩雪松,陈宏伟,孙龙清,刘良军,刘昌燕(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蚕豆新品种鄂豆3202 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 王玉华1,2,郭红燕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打造“种业之都”的策略与思考[J].中国种业,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