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宝军1,2,周江2,李慧芳2,郭瑞松1(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软碳与人造石墨复合负极倍率放电特性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龚瑞昆1,刘昊晟1,张堪傲2,邓朋浩1(华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冶金能源学院).基于PSO-BFO混合算法的MPPT优化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邱诗铭,蔡敏,王胜杰,黄莹莹,谭义秋(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二氧化锰掺铌制备锰酸锂[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杨睿1,张向文1,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锂电池分段分数阶建模与荷电状态估计[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杨勇洲1,2,姚方刚1,2,王晓鸥1,2,张月1,2(黄河水电光伏产业技术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分公司).光伏组件背板用氟塑料薄膜耐老化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朱明,胡冉,王超,王士瑞,越云博(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空间电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热电池用正极-电解质一体化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张洒洒1,2,周旭峰2,刘兆平2,刘引烽1(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科学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动力锂电池实验室).碳基三维集流体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臧玉莉,石琨,邹雷,金鑫,张卫新(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3D交联复合结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蔡蓓茹,杜晓钟(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内阻不一致对动力电池组温度场的影响[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孙子元1,邹晗1,赵建永1,王军2,王法泽2(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半导体异质结燃料电池发电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方苏捷1,2,陈安勇1,高洪涛1,金永成2(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Al、Mn共掺杂高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韩冬林,闫婧,冯红岩,翟晓晗(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基于超级电容与燃料电池的双向DC-DC电源设计[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乔海英1,杨贺菊2(河北开放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微流燃料电池阴极物质传输的数学模型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郑犁,李康,章玄,姜垚先,李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基于锂电池的空间电源系统钝化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李妙妙1,2,丁世云2,周旭峰2,刘兆平2(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相变材料应用于电池模组散热特性的模拟实验[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张文爽,李键,余文涛,王利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基于新一代电源控制器的锂电池在轨管理分析[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郭勇明1,2,3,黄淳2,3(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基础交叉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一种新型冷冻涂敷技术制备定向电极结构[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姜东升1,雷英俊1,张晓峰1,张博温2,何德华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微小卫星公用平台低成本电源系统技术方案[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刘向悦,吴景林,孙超(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种测量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中添加剂的方法[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王毅杰,谢平波,胡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法原位包覆制备纳米硅及其电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马骏1,2,苏冬云3,褚岩1,2,孟祥康4(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大学南通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南通职业大学;南京大学).层层自组装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电极[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电源技术》编辑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电源技术》编辑部).新年寄语[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
(《电源技术》编辑部).《电源技术》征稿简则[J].电源技术,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