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佳希(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三重向度:理论逻辑、现实价值与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秦磊(山东财经大学).成人在线自主学习中的自组织难题及适度干预[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何波,郭林婧(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工作部;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工作部).破解“返乡之困”: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季建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成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范式探析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施健1,朱荪珺2(江苏开放大学;盐城开放大学).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发展研究 ——以江苏社区教育品牌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桑宁霞,管梅(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老年游学项目品牌化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杨蕾(温州城市大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审美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侯金钊(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高校成人继续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叶贝1,董雁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姜玉荣1,孟繁宗2(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德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于AHP的自学考试过程性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陈姣姣,余静,李秉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高水平高职院校及其专业建设的逻辑考察[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于志涛,牟晓青(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视域下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演变与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6期
-
张欣慧,徐娟(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困境与提升路径 ——基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吴秀清(闽南科技学院).应用型院校人才流失困境及治理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刘璟(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ADDIE模式的项目管理与教学设计效果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朱胜晖(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乡村人才振兴政策的历史逻辑、当代意蕴及未来指向 ——基于23份中央“一号文件”的文本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桑宁霞,任卓林(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价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徐春华1,张娅婷2(郑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郑州大学图书馆).深度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型与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李红燕1,陈峰2,刘廷廷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研究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质量监控与评价室).基于CIPP模式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周建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哲学主体间内生的理据与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关振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辩论教学”:让高校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与活力[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陈笛(闽江学院).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下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蔡璐遥(西南财经大学组织人事部).大数据支持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学习评价方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林传伟(西南财经大学).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开展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徐良,王玲(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院校学生完全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于林樾(西南财经大学组织人事部).中国成人继续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管理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5期
-
李双1,李兵2(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