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印学杰1,2,宋小宝1,3,丁陈蔓1,冯彦房1,2,杨梖1,何世颖1,2,薛利红1,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Mg-La-Fe/沸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的性能[J].环境科学,2022,第7期
  • 徐勇,黄雯婷,窦世卿,郭振东,李欣怡,郑志威,靖娟利(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2000~2020年西南地区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特征[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张倩1,韩贵琳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贵州普定喀斯特关键带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陈圣盛1,2,李卫明1,2,张坤1,2,熊伟唯1,2,张续同1,2,刘子健1,2(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湖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香溪河流域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及其迁移规律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葛小君1,2,3,黄斌2,3,袁再健2,3,王栋栋2,3,王泉泉2,3,陈佳村2,3,谢真越2,3(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梅州市国际水土保持研究院).近20年来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与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肖致美1,李源1,孔君1,李鹏1,蔡子颖2,高璟贇1,徐虹1,戢运峰1,邓小文1(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天津市PM2.5-O3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周梦鸽1,2,杨依1,2,孙媛3,张凤英3,李永华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6~2020年山东省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温肖宇1,赵文婷1,罗淑贞1,张强1,王妘涛1,马俊杰1,刘新罡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运城市区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宋静雯1,张学霞1,2,姜东旸1,赵丞豪1,李鹏飞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不同尺度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及驱动机制[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温祥洁,陈朝辉,徐维新,吴小娟,郝云庆,刘伟,印红玲,方淑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表层土壤中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龚沛云1,2,孙丽娟2,宋科2,孙雅菲2,秦秦2,周斌2,薛永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对水溶液中镉的吸附效果与机制[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孙德斌1,栗云召1,于君宝1,杨继松1,杜朝红1,孙丹丹1,凌越1,马元庆2,周迪1,王雪宏1,赵佳怡1(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营养元素空间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张雅然1,2,车霏霏2,付正辉2,许野1,李薇1(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青海湖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分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赵晓亮1,李响1,2,卢洪斌2,3,卢少勇2,王涛2,张森霖2,国晓春2,张静2,弥启欣2,刘晓贺2,宋书峰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洞庭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东江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屈宁1,2,邓建明1,张祯3,蔡永久1,龚志军1,李明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2015~2020年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王雅雯1,2,李迎鹤1,张博2,郭云艳2,陈俊伊2,韩松1(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嘉兴南湖不同湖区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关系[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梁建设1,白永平1,杨雪荻2,高祖桥1,李玲蔚1,张春悦1,王倩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扩张中热环境演变及响应[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邢佳莉1,2,3,曹芳1,2,3,王谦1,2,3,张煜娴1,2,3,章炎麟1,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广西十万大山背景点PM2.5中非极性有机气溶胶组成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唐颖潇,姚青,蔡子颖,丁净,樊文雁,杨旭,韩素芹(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基于过程分析的京津冀区域典型城市臭氧成因[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晏洋洋1,尹沙沙2,何秦3,秦凯3,张瑞芹2(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河南省臭氧污染趋势特征及敏感性变化[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赵伟1,吕梦瑶2,卢清1,高博1,梁小明1,刘明1,孙家仁1,陈来国1,范绍佳3(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水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气象中心;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热带气旋对珠三角秋季臭氧污染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苏维峰1,孔少飞1,2,郑煌1,2,陈楠2,3,祝波2,3,全继宏2,3,祁士华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省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中心;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市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实时组成及来源[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范丹丹,刘红玲,杨柳燕(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地表水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水生生物安全的威胁[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武俊梅1,魏琳2,彭晶倩2,何鹏1,3,施鸿媛1,3,汤冬梅1,4,吴振斌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江中游典型饮用水水源中药物的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张坤锋1,2,3,昌盛1,2,付青1,2,樊月婷1,2,王恩瑞1,2,孙兴滨3,王山军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地下-地表饮用水源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风险[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许璐1,周春海1,2,刘梅3,孔辉3,李元1,黄志红3(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圣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石灰海泡石钝化后两种轮作模式对重度镉污染农田土壤的利用及修复[J].环境科学,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