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孟冬冬1,2,乔占朵1,高宝光1,2,王天齐1,樊仲维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学院).基于ZnGeP2光参量振荡器的长波红外双波段调谐实验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杨擎东1,杨火木1,王俊1,2,苟于单1,汪莎1,周寿桓1(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MPPT集成仿真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蔡家轩1,万乐1,石世宏1,吴捷1,杨强2,石拓3,程梦颖1(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激光制造技术研究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结构冲击动力学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熔化沉积AlSi10Mg温度场对显微组织性能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薛亚飞1,罗子艺1,韩善果1,蔡得涛1,徐望辉1,房卫萍1,刘皓挺2(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中国-乌克兰材料连接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现代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 自动化学院北京市工业波谱成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激光扫描速度对碳钢板表面锈蚀层去除质量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秦根朝1,孟凡勇1,李红1,2,庄炜2,董明利1,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纤传感与系统北京实验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市光电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纤光栅链路反射谱强度自适应解调[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于淼1,孙铭阳2,何禹潼1,张崇富1,郑志丰3,孔谦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珠海任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低频响应性能优化[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刘瀚霖1,2,辛璟焘1,2,庄炜1,2,夏嘉斌3,祝连庆1,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纤传感与系统北京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混叠光谱解调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杨志勇,宋俊辰,蔡伟,陆高翔,罗李娜(火箭军工程大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非通视方位传递系统中保偏光纤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刘欣1,杨忠明1,刘兆军1,王继红2(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大口径快反镜面形测试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秦涛1,2,3,郭骏立1,2,3,张美丽1,2,韩培仙1,2,3,王进1,2,3,亓波1,2(中国科学院光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星载二维转台结构设计及刚度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王国刚1,孙召进1,刘云鹏2(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J-MSF:一种新的多通道多尺度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汪大宝1,王中果1,吴明轩1,张超2,胡月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总体部;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改进伽马曲线的星载长波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校正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杨青元,王维,田祥(石家庄铁道大学数理系).聚焦强度可调的高数值孔径的双焦点超透镜[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何鑫1,2,3,姜翔1,2,顾伯忠1,2,叶宇1,2,乐中宇1,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丽江2.4 m望远镜耐焦卡焦切换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张羽斐,王子琨,胡伟栋,牛凤丽,朱永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固结磨料研磨硫化锌的亚表面损伤预测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廖莎莎(巢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基于筛选深度特征的红外图像目标识别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杨嘉川,刘容玮,解晓鹏(北京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微腔光梳的低相噪微波信号产生(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魏合理1,2,戴聪明1,2,武鹏飞1,2,李建玉1,2,孙凤萤1,2,唐超礼3,黄宏华1,2,李学彬1,2,朱文越1,2,饶瑞中1,2,王英俭1,2(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先进激光技术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通用大气辐射传输软件CART在场景计算中的应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孙长征,郑焱真,熊兵,汪莱,郝智彪,王健,韩彦军,李洪涛,罗毅(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基于宽禁带氮化物的微腔光频梳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蔡兆雨,王子皓,杨昌喜,鲍成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干泵浦微腔光孤子基础与双光梳应用(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朱振东1,林平卫1,孙朝阳2,白本锋2,王雪深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氮化硅集成微腔光频梳器件关键制备技术(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高友,刘拓,王思宇,郭海润(上海大学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 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联合实验室).高品质因子氧化硅微腔的制备和光频梳产生(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赵海博1,2,刘彦丽1,2,杨雯铄1,2,苏云1,2,高大化3,孙权森4,赵慧洁5(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双通道衍射计算成像光谱仪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李国元1,2,唐新明1,2,周平1,陈继溢1,2,刘诏1,2,窦显辉1,周晓青1,2,王霞1(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资源三号03星激光测高数据处理与复合测绘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刘鹏飞1,任麟昊1,闻浩1,施雷1,2,张新亮1,2(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湖北光谷实验室).集成电光频率梳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卢启景1,廖令琴1,舒方杰2,李明3,谢树森1,邹长铃3(福建师范大学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商丘师范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河南省微腔与光电智能传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基于回音壁微腔的可见光波段光频梳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杜海伟1,2,许晨2(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缓慢上升快速下降的飞秒激光脉冲与气体等离子体作用的太赫兹辐射产生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常琦,侯天悦,邓宇,常洪祥,龙金虎,马鹏飞,粟荣涛,马阎星,周朴(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基于二维光场计算的400束规模激光相干合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吴伟1,2,罗自荣1,杨慧哲2,曹玉君3,尚建忠1(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高科技研究院).基于星点图椭圆度分布的光学系统装配误差计算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宋鲁明1,2,3,张福民2,3,孙栋1,3,林洪沂1,3,黄晓桦1,3,于淼1,3,张乾1,3(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基于可调谐激光器扫频干涉绝对距离测量方法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