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凯琪1,陈建军1,2,侯建坤1,周国清1,2,尤号田1,2,韩小文1,2(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耦合InVEST与GeoSOS-FLUS模型的桂林市碳储量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胡彦勇1,张瑞1,郄晓彤1,刘虹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全生命周期下中国煤炭资源能源碳排放效率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余文梦,张婷婷,沈大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我国县域碳排放强度格局与影响因素演进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林文鹏,郭欣瞳(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城市群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郑贺允1,葛力铭2(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陈治池1,何强1,蔡然2,3,罗华瑞4,罗南2,宋忱馨3,程鸿1(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水汇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环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水汇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碳中和趋势下数学模拟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发展与综合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廉宇航,刘维涛,史瑞滢,王琦,李剑涛,郑泽其(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环境污染诊断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聚乙烯和聚乳酸微塑料对大豆生长和生理生化及代谢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张忠诚1,2,谢宇琪3,张智杰3,高岗栓4,许博1,2,田霄1,2,徐晗1,2,卫昱婷1,2,史国良1,2,冯银厂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太原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基于两种受体模型的太原市大气降尘来源解析及季节变化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黄磊1,侯泽明1,韩萱1,许磊1,张圣微1,2,李钢柱1,刘志强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采煤驱动下复杂井田含水层化学特征与水力联系辨识[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周睿1,秦超1,任何军1,赵妍2(吉林大学石油化工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源地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潜在风险─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王林,吴可,王成业,李燕(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铁酸锰活性炭阴极催化剂的制备与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李朝阳1,袁亮1,2,张小玲1,2,韦荣1,李双志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平原城市气象与环境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都碳质气溶胶变化特征及二次有机碳的估算[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卢维宏1,2,3,刘娟1,2,张乃明1,2,张玉娟1,2,郝康伟1,2,任利娟1,2,于畅1,2,侯红4(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工程实验室;宿州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累积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徐发昭,李净,褚馨德,满元伟(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MODIS数据与多机器学习法的日PM2.5模拟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张艳艳1,白佳喆2,左剑恶1,2(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己酸菌富集及其利用餐厨垃圾产己酸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戴上1,周呈祥2,庞小兵1,李晶晶3,陈浪1,吴振涛1,袁锴彬1,韩张亮1,王强1,王帅奇1,陈建孟1(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浙江爱科乐环保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无人机观测研究杭州湾化工园区近地面层臭氧垂直廓线[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马娇1,2,3,曾天续1,2,3,宋珺4,党鸿钟1,2,3,李维维1,2,3,5,陈永志1,2,3(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省污水处理行业技术中心;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与改革部;甘肃省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纳米单质铁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郑楠1,2,邵阳2,罗敏2,孟丹阳1,2,徐殿斗2,刘志明1,马玲玲2(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市射线成像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团聚体制备方法对其稳定性及固碳潜力评价的影响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王欣1,葛蕴珊1,蒋平2,王显刚2,曾军2,辜冬林2,徐长健2,李家琛1(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环境条件下轻型车RDE测试排放特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饶清华1,林秀珠1,陈芳1,陈文花2,林云杉2,曾雨3(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近海流域环境测控治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中心).基于排污量分配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狄斐1,2,隋倩雯1,高超龙1,2,钟慧1,徐东耀2,魏源送1,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反硝化除磷工艺实现亚硝酸盐积累的参数优化[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林怡1,张文豪1,宇洁1,张翰超2(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城市植被精细分类[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高春娣,韩颖璐,程丽阳,杨箫阳,毕豪华,欧家丽,彭永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温度冲击引起的丝状菌污泥膨胀菌群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张睿琦1,吴红辉1,徐海音1,王平1,朱健1,罗远玲2,何栋1,徐欣1,魏捷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基于RuO2-IrO2/Ti和Fe0电极的电氧化-电絮凝处理含Tl废水[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孙鸣璐1,2,董军1,2,张梦玥1,2,孙晨1,2(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石油化工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乳化纳米铁(EZVI)强化地下水氯代烃还原脱氯[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贺颖倩,王敏珍,郑山,赵亚楠,张露露,刘婧,白亚娜(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PM10短期暴露对人群空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王筱1,聂明华1,2,晏彩霞1,盛燕茹1,陈洁1,丁明军1(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重金属在灰尘及其水溶解相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南昌市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徐佳佳,贾洪伟,钟珂,亢燕铭(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盛行梯度风下热力环流对近地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韩坤1,庄加玮1,2,刁永发1,任美1,张俪安1(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焊接工艺多源散发的高温颗粒污染物扩散特性数值模拟[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
高鹏飞1,2,王鹏1,2,丁明军1,2,张华1,2,聂明华1,2,黄高翔1,2(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湖泊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基于文献数据的统计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