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珠宁(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台剧复兴:近年台湾犯罪悬疑剧的破圈之道[J].东南传播,2023,第5期
-
陈小愿(中国新闻社通稿中心).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框架[J].东南传播,2023,第5期
-
李沛峰(山西大学新闻学院).论马克思恩格斯传播观中的交往语簇[J].东南传播,2023,第5期
-
杜天笑(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狂欢节话语”的当代语境——以特瑞·吉列姆为中心的喜剧创作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5期
-
周雨,薛达,高墨涵(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延续沉浸:新媒体京剧表演视频对青年戏迷的心流体验影响[J].东南传播,2023,第5期
-
陈璐伟(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第三方当事人规则探究[J].东南传播,2023,第5期
-
温张旭(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801台).基于低代码的中波广播天调网络设计器的开发[J].东南传播,2023,第5期
-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在那希望的田野上[J].东南传播,2023,第5期
-
罗家玮,吴琦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环境传播》近十五年的研究及趋势变化——基于2007-2021年的文献计量分析及重要文献研读[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杨文静(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在华外籍人士自媒体传播研究——以“洋网红”讲中国故事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杜青源(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传播学院).传播仪式观下虚拟节日的符号生产和意义建构——以原神“海灯节”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宋湘绮,郝晓宇(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IP+数字化”:城市博物馆的发展路径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易魁,白子巾(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承的共情传播与身心记忆[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王钰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塑可见性:社区传播中的信息空间建构[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王玮,郑子彧,谭可可(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艺术精品为片眼、体育事象为核心的多维创新——基于《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的分析[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常誉维(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党的二十大短视频报道叙事分析——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抖音号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冯广圣,裴瑞琪(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互融与互嵌:县级融媒体中心功能的实践转向[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胡雨濛,陈杰(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同病相“联”:病友网络社区的互动框架与效果——基于传播社会支持的视角[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李镓1,李旋2(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潮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网红”的自我形象与身份标签[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孙友欣(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灾难电影的共同体叙事[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季红琴,刘海(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典籍对外传播路径研究——基于《论语》英译本问卷调查统计分析[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林家钊1,严艺沁2(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基于质性分析的深圳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以改革开放40周年后的推特用户评价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吴斯(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从抵抗“女德”到制造“男德”:社交媒介中女性话语的生产逻辑与实现路径[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吕丽(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闻档案数据整合探究[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江秋雨,何佳玲(东莞城市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近二十年建设性新闻可视化分析[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徐娜娜(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廿年历程:国内电影跨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刘济君(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情结性”的情节缝合逻辑:努里·比格·锡兰的叙事机制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王立斌(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误认、异化、流欲:当代华语电影中的“镜子”意象[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
许预立(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加速·消失·遗忘:论保罗·维利里奥的媒介竞速学思想[J].东南传播,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