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和第1,信忠保1,侯健1,李宗善2,杨磊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左玲丽1,2,彭文甫1,2,陶帅1,2,祝聪3,徐新良4(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岷江上游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郭亚红1,2,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1,2,魏天宝1,2,木卡达斯·阿不都热合曼1,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和田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张心竹1,王鹤松2,延昊3,艾金龙4(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区学院;国家气象中心;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信息工程系).2001—2018年中国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遥感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杨胜苏1,2,刘卫柏3(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恢复生态学的洞庭湖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郑博福1,2,谢泽阳1,2,陶林3,黄琼瑶1,2,艾彪1,2,朱元皓1,2,朱锦奇1,2(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省吉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赣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的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赵翔1,2,贺桂珍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CiteSpace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分析框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郭伟1,陈兴伟1,2,3,林炳青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SWAT模型参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及其对不同时间尺度径流模拟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孟小燕1,张宇婷2,王毅1,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决策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韩鑫1,2,3,4,5,胡江玲1,2,刘传胜6,7,王心源6,7(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新疆环境污染监控与风险预警重点实验室;新疆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基于遥感的山地景观健康诊断及格局演变研究 ——以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刘瑞雪1,陈龙清2(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西南林业大学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淹干扰对水库水滨带植物群落稳定性与种间关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鲁君悦,张春雨,赵秀海(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蛟河市针阔混交林林层结构与地形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朱湾湾1,2,许艺馨1,2,余海龙2,王攀1,2,黄菊莹1(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降水量与氮添加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郭绮雯,段文标,刘玉萍,陈立新,李常准,于颖颖,李少然,李亦菲(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凋落物添加和模拟氮磷沉降对红松凋落物木质素降解和碳释放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王芝慧1,黎静妤2,3,白义1,李飞1,侯建峰1,蒋雨芮1,2,李旭清1,郑冰倩1,杨万勤1(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西亚高山森林木质残体及其附生苔藓持水特性[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徐怀秀,马淼(新疆植物药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意大利苍耳与乌拉尔甘草种间竞争能力比较[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胡健1,2,胡金娇1,2,吕一河3,4(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若尔盖高寒草甸生态站;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黄土高原关键带类型的土地利用与年径流产沙关系空间分异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杨屹,张柯(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足迹家族视角下关中城市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公平性评价[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陈静1,申恒伦1,朱天顺1,潘保柱2,武大勇3,蒋万祥1,2,3(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北省湿地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筹)).高邮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陆晓君,刘珍环(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源-汇”热景观变化及其空间作用强度特征 ——以深圳西部地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李继文1,2,尹本丰2,索菲娅1,周晓兵2,陶冶2,张静2,李永刚2,张元明2(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结皮层藓类植物死亡对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和入渗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周金莺1,童依霜1,丁倩1,张宇骁2,张建英1,3,杨武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衢州市柯城区发展与改革局;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旅行费用法的衢州市柯城区“一村万树”工程生态旅游服务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赵东升1,张雪梅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系统多稳态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郭文婷1,王国华1,2,3,缑倩倩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钠盐胁迫对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陈冉红1,周梦岩1,李娇阳1,钟伟民1,吴鹏飞1,2,马祥庆1,李明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杉木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蔗糖添加对杉木低磷胁迫响应和蔗糖代谢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王攀1,2,3,4,余海龙4,许艺馨4,李春环4,黄菊莹1,2,3(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燃煤电厂周边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张超凡1,2,燕红1,2,潘丽铭1,2,姚明远1,2,刘庚1,2,李伟东1,2,齐巍3,马琼芳1,2(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长白山湿地与生态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不同水盐条件对三江藨草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陈燕1,2,3,王顺雨1,游贤松1,胡德美1,2,3,姚仁秀1,2,3,汤晓辛1,2,3,王晓月1,2,3(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茜草科二型花柱植物滇丁香传粉精确性研究[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王轶浩1,王彦辉2,李振华3,王耀建4(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表生态过程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铁山坪马尾松天然次生林降雨截持与贮水特征[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
吴得卿1,2,魏建华1,3,樊辉1(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南滚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亚洲象生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