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姝伊1,李嘉艺2,王瑶函1,郑曦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浅山区乡镇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演化与模拟——以北京平谷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田育红,刘怡青,吴秀臣,颜孟萱,刘凤花,栾静雅(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东北段森林衰退现状及种群竞争对其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赵洪贤1,2,张洋军3,徐铭泽1,2,卫腾宙1,2,毛军1,2,雒宇1,2,贾昕1,2,4,查天山1,2,4(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蒿叶片氮分配对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异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秦进1,白红英2,赵培1,杨娜娟1,岳军伟1(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秦岭不同龄组巴山冷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赵鹏1,2,3,徐先英1,2,姜生秀1,徐高兴1,柴成武1,张逸君1,马玉莲1,戚福俊1,高德才4,张国平4(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古浪县海子滩林场).石羊河下游不同衰退程度多枝柽柳灌丛水分利用格局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熊寿德1,段青松2,方雪峰3,李建兴4,黄广杰1,刘宇飞2,刘武江1,张立芸3(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电建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三江并流区水电站消落带适生草本植物根系固土能力[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周乐1,2,王瑞3,江善虎1,2,王孟浩2,刘亚婷2,任立良1,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生态相关水文指标的优选及其演变归因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赵西宁1,2,刘帅3,2,高晓东1,2,丁艳宏3,2,李钊3,2,杨阳3,杨明飞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改良剂对黄土高原丘陵区山地果园土壤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杨桦1,彭小瑜1,杨淑琪1,张云斌2,赵才2,黄勇1(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林业和草业局).滇南喀斯特断陷盆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许婕1,2,刘加珍1,张天举3,4,马笑丹1,付丽1,张亚茹1,李苗1,马玉芹2,陈永金1(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河口湿地柽柳灌丛土壤盐渍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董智今,张呈春,展秀丽(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河东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性质及入渗过程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余晨渝,肖作林,刘睿,赵浣玎,王科宇(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人类活动对西南山地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以重庆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朱怡1,2,吴永波1,2,安玉亭3(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盐城市麋鹿研究所).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禁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梁高都1,田义超2,吴彬1,梁铭忠3,张文主1,杨小雄1,陆汝成1,张利国1,顾观海1(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北部湾典型海岛红树林的结构特征、空间格局及种间种内关联性[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刘文倩1,李家湘1,龚俊伟1,赵丽娟2,项文化2,程幸2,王维嘉2,张意灵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柯-青冈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片性状变异及适应策略[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徐文力1,李庆康2,杨潇1,王景升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气候变化情景下西藏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的潜在分布预测[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胡文敏1,2,杨睿瀚1,2,贾冠宇1,2,殷梓强1,2,李毅3,沈守云1,2,李果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长江流域产水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袁艺1,2,周立志1,2(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大学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城市化背景下小微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杨帆1,熊素文1,雷婷1,赵子羽1,刘传虎2(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岳阳市规划勘查设计研究院).城镇化进程中洞庭湖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祖悦晴,魏妍儿,张曦文,于德永(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保护区外斑块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李丽1,2,3,吴若青1,2,4,李金玲1,2,4,王效科3,刘晓1,2,4,王超1,2,4(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大气O3浓度升高和模拟N沉降对黄豆光合、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及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孙渝雯1,马赞文1,2,3,陶贞1,张乾柱1,3,唐文魁1,4,吴迪1,钟庆祥1,王振刚1,丁健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台山市新宁中学;长江科学院重庆分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岛西南部土壤生物硅分布的时空差异及其驱动机制[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高博,尹赛男,韩喜越,单延龙,张国将,于渤,姜禹森,王明霞(北华大学林学院).腐殖质粒径和燃烧深度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地下火燃烧温度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乌佳美1,2,冯秋红3,史作民1,2,4,刘顺1,2,曹向文1,2,许格希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四川米亚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巴郎山大叶醉鱼草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氮分配的海拔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周龙艳,李秀明,付世建(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华倒刺鲃和胭脂鱼游泳行为、应激和免疫能力对短期禁食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焦阜生1,2,3,4,许小娟5,龚海波1,2,3,4,刘会玉1,2,3,4,林振山1,2,3,4(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去趋势的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高程分异——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份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郭青海1,2,仇铂添1,王鹏飞3,Soebekti Chatarina Regina1(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中国乡村生态学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杨婉清1,杨鹏1,孙晓1,2,韩宝龙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对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
吴之见1,杜思敏2,黄云1,郑博福1,谢泽阳1,罗诚康1,万飞1,朱锦奇1(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生态保护成效评估——以赣南地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