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林开淼1,2,元晓春1,2,曾泉鑫1,徐建国3,陈文伟3,陈岳民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武夷学院旅游学院;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氮添加对戴云山黄山松林土壤有机氮解聚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6期
  • 张富崇1,2,于明含1,2,何莹莹1,2,王春媛1,2,丁国栋1,2,唐颖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毛乌素沙地降水格局变化对油蒿木质部解剖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6期
  • 邓健1,2,赵雪1,卢笑玥1,张丹1,徐莉萍1,朱运1,吴林豪1,李江文1,2(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延安大学)).半干旱草地土壤团聚体氮磷转化相关酶活性对氮添加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6期
  • 朱玉1,赵蓉1,张红光2,顾伟平1,龙福强3,毛子军1,孙涛3(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教学区;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温带森林常见树种粗根分解过程及调控因子[J].生态学报,2023,第16期
  • 严长安1,杨汝兰1,付潇华2,刘艳1,吴文俊3,4,5(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省高原湖泊流域污染过程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与经济核算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土地利用变化对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高伟1,李欣悦2,张远1,陈岩3(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大湾区城市环境安全与绿色发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与预测[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王永祥1,2,徐园园1,2,杨佳嘉1,2,陈裕鑫1,2,魏佳轩1,2,周娟1,2,张未来1,2,程武学1,2(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Landsat的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及其时空格局演变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卢洁1,焦胜1,2,胡加琦1,蔡勇1,欧林之1(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丘陵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多尺度协同的长沙市生态网络构建与层级优化[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刘欣,查妮依,王欣言,王维奇,王凯平,张云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汪东川,龙慧,王康健,王鸿艺,柴华,高建设(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化强度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李江文1,2,何邦印1,2,张晓曦1,2,回虹燕1,2,李彩1,韩国栋3(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延安大学);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荒漠草原异常降水对不同载畜率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赵霁雨1,崔柳1,王佳2,陈思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地理系).基于土地利用模拟预测模型分析的城市绿色空间发展多情景模拟及建设时序研究——以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桑亚转1,尤杨1,李多才2,安玉峰3,侯扶江1(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武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兽医局).放牧对祁连山高寒典型草原土壤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雷茜1,2,3,4,胡忠文1,2,3,4,王敬哲5,张英慧1,2,3,4,邬国锋1,2,3,4(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1985—2015年中国不同生态系统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李彤1,2,3,贾宝全1,2,3,刘文瑞1,2,3,张秋梦1,2,3,姜莎莎1,2,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宜昌市生态安全网络要素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董兆蓉1,2,苑全治1,2,王紫晨1,2,任平1,3(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川西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川西农牧交错带“三生”空间冲突演变特征分析及模拟预测——以阿坝州四县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向爱盟1,赵筱青1,黄佩2,易琦1,普军伟2,施馨雨1,储博程3(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风蓝项目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高原湖泊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诊断及修复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姜昕彤1,2,翟石艳1,2,王铮1,3,刘欢1,2,陈静1,2,朱悦悦1,2(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未来土地利用模拟模型的郑州市“三生空间”模拟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刘佳1,2,肖玉1,2,张昌顺1,2,黄孟冬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割校正的漓江流域水供给服务时空格局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李宗善1,2,陈维梁1,焦磊3,李兆林1,2,王聪1,2,高光耀1,2,孙婧雅4,白应飞4,温润泉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黄土高原南北样带尺度人工刺槐林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王文1,2,杜军1,何志斌1,马登科1,2,赵鹏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与传粉者物候错配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郭文芳,李鑫,陈艳梅,刘倩愿,王佳乐(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太行山坡地不同管理措施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关系[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段后浪1,2,于秀波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渤海濒危水鸟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李宗善1,2,陈颖1,3,董彦君1,焦磊4,李兆林1,2,王聪1,2,高光耀1,2,石丽娜5,张淑娟5,白应飞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延安市劳山国有林管理局;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黄土高原多年生草本根部导水策略空间异质性特征[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周寒冰1,包玉1,王志泰1,2(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岩溶地区不同规模城市遗存山体表面空气负离子及其影响因素——以贵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朱佩娟1,2,王学栋1,谢雨欣1,文宁3,张伟娜3(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演变[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覃小彬1,2,付昌健3,向晨旭4,蓝方源1,2,李翔1,2,邢晓莹1,2(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家燕营巢特征及其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性[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符冰芬1,2,吴海堂1,赵立华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基于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的城市道路绿化带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孙志超1,祁雨薇1,汪东川2,3,姜杰1,韩明利1,赵人杰1(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市土木建筑结构防护与加固重点实验室).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盐碱地治理效果[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