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顾永正1,王天堃1,黄艳2,赵瑞3,徐冬3(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及工程应用[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郭嘉懿1,2,何育荣1,2,马晶晶1,2,胡晨烨1,2,何生忠1,2,周子苗1,2,杨辉1,2,胡修德1,2,郭庆杰1,2(宁夏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林海周1,吴大卫1,范永春1,罗必雄2,裴爱国3,方梦祥4(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燃煤电厂烟气CO2化学吸收捕集液-液两相吸收剂开发进展[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徐冬,张帅,韩涛,郑旭帆,常林,冯白阳,冯蕾(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电+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政策激励[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李志强,王华,李孔斋(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焦炉煤气制氢技术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邢伟1,徐汝隆1,高贺同2,段伦博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专利视角下空气中直接捕集CO2技术发展分析[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郭伟1,杨盼曦1,俞尊义1,高琨1,王晶1,张杰2,党敏辉2,杨伯伦1,吴志强1(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陕西省能源化工过程强化重点实验室;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化学渗透脱挥发分模型在碳基固体原料热化学转化领域应用进展[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高道星,豆斌林,张华,罗川奇,杜金博(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铁基载氧体化学链水分解制氢耦合乙酸热分解试验[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胡达清1,罗旷2,张威1,李贺东3,王涛2,陈彪1,张力1,方梦祥2(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CO2矿化燃煤灰渣基加气混凝土配方研究[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郭文倩1,2,蒙亮亮1,2,耿畅1,2,李娜1,2,吴舸1,2,张慧1,2,郭庆杰1,2,白红存1,2(宁夏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铁基载氧体纤维素化学链解聚试验及分子模拟[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韩冰1,王子阳2,田相峰1,张克舫2,巩亮2,刘浩璇2(国家能源集团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碳捕集系统集成MVR热泵节能工艺耦合优化[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孔啸,赵传文,孙健,郭亚飞,亓皓月,卢平(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电石渣直接湿法碳酸化固定CO2的反应特性[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陈扬1,吴烨1,刘兴2,刘冬1(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鲸能零碳科技有限公司).集成供冷的燃煤电厂碳捕集、封存系统优化分析[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宋菁1,郭本帅2,郭亚飞2,3,赵传文3(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还原温度对熔盐修饰Ni/MgO双功能材料CO2吸附-甲烷化一体化性能的影响机制[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段伦博1,王涛2,李孔斋3(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燃煤发电CCUS”专题客座主编致读者[J].洁净煤技术,2023,第4期
  • 王昊成1,杨敬瑶1,2,董学强1,2,公茂琼1,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氢液化与低温高压储氢技术发展现状[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王怡楠1,王雨晴1,张瑞宇1,李晓晓1,史翊翔2(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积碳效应数值模拟[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张瑞云1,2,韩敏芳2,卢成壮1,杨冠军1,黄华1,王菊1,王金意1(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效灵活煤电及碳捕集利用封存全国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开发及其性能试验[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谷晓凤1,2,颜晓敏1,周明扬1,谭楷1,范子岱1,刘江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哈密煤为燃料的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巴黎明1,2,熊星宇3,杨志宾1,彭苏萍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气化燃料电池联合系统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性能[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李爽1,2,张婧1,2,王冬冬1,2,王路1,2,史翊翔1,2,蔡宁生1,2(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煤制合成气中温变压吸附H2/CO2分离研究与示范[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王傲雪1,郭琳1,郑金玉1,米万良1,张盼盼2,杨志宾2(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底一1,2,3,牛芳2,3,王乃继2,3,周建明2,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天地融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煤粉燃烧过程中AAEM的迁移机理及结渣沾污成因[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谢颖1,2,武成利1,2,刘涛1,陈和荆1,李寒旭1(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配煤技术改善无烟煤煤灰熔融性及气化反应性[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玄承博1,2,张兴宇1,2,王鲁元1,2,赵田田1,2,韩世旺1,2,陈正鑫1,2,刘倩倩1,2,王学涛3(齐鲁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锰基催化剂低温催化脱除NOx及CO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王华1,马晓锋2,何勇2,徐超群2,朱燕群2,王智化2(浙江富兴海运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场结构对PEM电解槽性能影响模拟[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孙少东1,李智1,2,袁本峰3,李延安1,刘云1,刘鑫1,路文学2,张志伟2,李成新1(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与甲醇联产系统运行特性[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梅艳钢1,高松平1,张乾2(太原工业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催化气化过程中Na催化剂失活与Na-Al复合转化行为[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史翊翔1,2,3,明平文4,叶茂5(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国际氢能学会;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电池分会;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洁净煤技术融合发展”专题客座主编致读者[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 陈磊1,2,3,沈洁2,江贻满2,吴进2,陈加淮3,方世东2,3(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介质阻挡放电辅助氨/空气预混旋流燃烧试验[J].洁净煤技术,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