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敬告读者[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4期
-
伍乐平1,2,张晓萍1(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吴兴帜(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孙建华1,阮广帅2(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思政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靳乐山1,2,孔德帅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基于公私合作模式(PPP)的西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陆海发(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边境跨国婚姻移民治理:挑战与破解之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裴萱(河南大学文学院).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理论谱系与价值重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谭志满,谭玮一(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博弈与互惠:苗族民间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薛可1,王丽丽1,余明阳2(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受众对PX项目的风险感知模型建构研究——基于社交媒体使用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赵丹1,2,屈锡华1(四川大学商学院;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P2P网络信贷投资意愿形成机制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李元光(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试析习近平的民本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王永莉(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宁夏的优势与困境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贾哲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网络政治传播的界定与发展路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和少英1,李曦淼2(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秩序、恢复及其存在: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克木人的灵魂观与巫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蒋立松(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物态与象征——白裤瑶蚕丝文化中的生命符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刘晓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和亲故事”电视剧中的国家认同建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肖伟胜(西南大学文学院).索绪尔语言学革命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张金华,孙洪(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空间建构美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汪太贤,卢野(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论我国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肖明辉(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论市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日本建设循环社会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冯瑛1,陈建涛2,程树磊2(成都工业学院人事处;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西南地区高校职工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马楠1,李俊杰2(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信息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效用及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金生杨(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洛蜀交融——谯定学术新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吴桃(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审美意象视阈下彝族文学作品青蛙原型的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邱运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学院).文化融合与祖先记忆——滇南孔姓彝族人的个案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蒋伟伟1,钱玲飞2(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基于创新过程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力测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刘中一,张莉(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族际婚姻的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李锦1,王含章2(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阿怒人的家屋社会和空间观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吉木哈学1,2,熊哲宏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站;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自我需要与自我超越之间的冲突与统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
刘志斌,高申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具身视域下的延展认知及其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