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施思齐.《储能新材料设计与先进表征》专刊主编寄语[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施思齐1,2,3,涂章伟1,邹欣欣4,孙拾雨2,杨正伟4,刘悦4,5(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之江实验室;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上海市智能计算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在电化学储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段赞,李玲芳,柳鹏辉,肖东方(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MXenes系储能材料的先进制备手段与储能机制综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3期
  • 刘志成,彭道刚,赵慧荣,王丹豪,刘育辰(上海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上海发电过程智能管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碳目标下储能参与电力系统辅助服务发展前景[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刘玮1,万燕鸣1,熊亚林1,刘坚2(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双碳”目标下我国低碳清洁氢能进展与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王捷,林余杰,吴成坚,杨斌浩(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乐清市供电公司).碳中和背景下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冯晓晗1,孙杰1,2,何健豪2,魏义华2,周成冈1,孙睿敏1(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改性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耿萌萌1,范茂松1,杨凯1,赵光金2,谭震1,高飞1,张明杰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基于EIS和神经网络的退役电池SOH快速估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陈玉龙,武鑫,滕伟,柳亦兵(华北电力大学先进飞轮储能技术研究中心).用于风电功率平抑的飞轮储能阵列功率协调控制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郭斌,邢洁,姚飞,景小敏(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用户侧混合储能优化配置[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余晓鹏1,李晓萌1,张忠2,郝元钊1,李程昊1,陈幸伟1,崔惟1,高泽1(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抽蓄电站提供多时间尺度备用的优化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李昊,张静,刘畅,李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端-边-云”架构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调度[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李雄,李培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应用经济性及经济边界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李树胜,王佳良,李光军,汪大春,崔亚东(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MW级飞轮阵列在风光储能基地示范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黄鹏超1,鄂加强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基于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锂电池状态估算[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陈兵1,2,3,郑莉莉1,2,3,李希超4,冯燕1,2,3,许卓1,2,3,戴作强1,2,3(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岛大学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中心;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青岛);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老化电池的放电性能与充放电产热特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刘春辉1,任宏斌2(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基于SOC的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谈鹏,胡茂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王达1,周航1,焦遥1,王佳民1,施维1,蒲博伟1,李铭清1,宁芳华2,任元1,喻嘉3,李亚捷1,李彪4,施思齐1,3,5(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法兰西学院;之江实验室).离子嵌入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及性能预测:从晶体场理论到配位场理论[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谢卓衡1,王子阳2,张刚1,辜振宁1,石晓龙3,姚斌2(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全氟己酮及细水雾灭火装置对大容量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灭火实验[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王翔,徐晶,丁亚军,丁凡,徐鑫(扬州大学).基于VCALB的电池模组液冷管道优化设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徐晓斌1,徐业飞1,张恒运1,朱顺良1,2,王海峰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风冷电池模组热性能及成组效率的多目标优化[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袁玉和,刘亮,张洪涛,衣启正,张永鹏,郭延哲,苑文畅,李希超(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容器自放电检测方法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贾林辉1,2,盖泽嘉3,李沫汐3,梁华根1,2(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MOFs及其衍生物在锂 --氧气电池正极中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胡铭昌1,周雪晴1,陈锦军1,黄雪妍2,陈玮1,薛建军1(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用大容量三电极方形锌空气电池[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郭云琪,盛楠,朱春宇,饶中浩(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基于模板法制备氧化铝纤维及其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热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唐雨薇(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分布式化学储能系统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闫铮(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基于区块链的共享储能应用及交易模式探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瞿娟(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分院).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数学模型的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 谢林翰1,李万忠1,张倩倩1,曹高萍2,邱景义2,明海2,封伟3(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先进化学蓄电技术与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植物发供电技术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