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曹亚玲1,2,俞梦笑1,江军1,曹楠楠1,2,赵梦頔1,2,王琛1,张德强1,闫俊华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模拟酸雨对南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张宁宁1,严加坤1,王小林1,张岁岐2(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北谷子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王国强1,姜基春1,焦峰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延安市安塞区极端降水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罗庆华1,2,3,付磊1,3,蒋万胜1,2,周立清4,曹威1,3,田贺1,5,陈荣桂6(吉首大学大鲵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吉首大学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吉首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桑植县气象局;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张家界竹园大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旅游干扰下水质对大鲵繁殖行为与繁殖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张世勍1,2,曹闪闪1,2,胡礼庭1,2,蔡超琳1,2,屠越1,2,刘敏1,2,3(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亚洲季风区大气CH4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杨贵军,王源,王敏(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贺兰山冲积扇荒漠草地拟步甲群落小尺度空间格局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王振,杨阳楚翘,陈芸,王淑红(观赏水族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集美大学水产学院).花群珊瑚对两种微藻的摄食[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李学红1,2,李东坡1,武志杰1,崔磊1,2,肖富容1,2,李永华3,郑野4,张金明4(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脲酶/硝化抑制剂在黑土和褐土中对尿素氮转化的调控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4期
  • 石丽红,李超,唐海明,程凯凯,李微艳,文丽,肖小平(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双季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水解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王文翔1,孙敏2,林文2,任爱霞2,薛建福2,余少波2,张蓉蓉2,高志强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不同降雨年型磷肥对旱地小麦根系特征、磷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李威1,黄玫2,张远东3,顾峰雪1,巩贺2,郭瑞1,钟秀丽1,严昌荣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碳储量及固碳速率的时空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杨亮洁1,张小鸿1,潘竟虎1,杨永春2,3(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渝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交互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杨北方1,2,杨国正2,冯璐1,韩迎春1,雷亚平1,范正义1,王占彪1,李亚兵1(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亏缺灌溉对棉花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付蓉1,袁久东1,胥婷婷2,徐倩1,张洋2,张荣2,田汇1,高亚军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不同施磷量对春油菜产量和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刘垚燚1,2,曾鹏1,2,张然1,2,孙凤云1,2,车越1,2(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基于GEE和BRT的1984—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植被覆盖度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宋家鹏1,2,陈松林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格局[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李中杰,费良军,郝琨,刘腾,张全菊,陈南束,刘利华,钟韵(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涌泉根灌下水氮耦合对陕北山地苹果光合特性、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樊涵1,2,杨朝辉3,王丞1,2,毕兴4,张明明1,2(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兴义市林业局).贵州省自然保护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吉静怡1,2,赵允格2,3,杨凯1,2,张万涛2,4,高丽倩2,明姣3,王闪闪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物结皮分布格局对坡面流水动力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于贵瑞1,2,杨萌1,付超1,3,王秋凤1,2,陈智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研究的思考[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赵文1,尹亚丽1,2,李世雄1,3,2,王玉琴1,王彦龙1,3,2(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重点实验室;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梁艳1,明安刚2,3,何友均4,罗应华1,谭玲1,覃林1,5(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亚热带马尾松-红椎混交林及其纯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洪小敏1,魏强1,李梦娇1,余坦蔚1,严强2,胡亚林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稳定同位素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亚热带典型森林地上和地下凋落物输入对土壤新老有机碳动态平衡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袁钰娜1,彭道黎1,王威2,曾伟生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估测东北林区典型针叶林的蓄积量[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高小迪1,贡艺1,2,3,4,陈新军1,2,3,4,李云凯1,5,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的营养生态位和肠道微生物组成[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潘伯桂1,2,3,莫汉乾1,2,3,王维4,蔡昆争1,2,3,田纪辉1,2,3,蔡一霞1,2,3(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硅素对水稻幼苗镉积累及抗胁迫应答的调节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边琦1,2,王成1,2,郝泽周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生物声音监测研究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 王思琪1,2,周广胜1,2,3,周梦子1,2,吕晓敏1,2,周莉1,2,汲玉河1,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郑州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态气象联合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增温背景下克氏针茅枯黄期物候对降水响应的光合生理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