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徐斌1,裴东艳2,何斐1,彭福全1,庞晴晴1,朱翔1,谢磊2,汪龙眠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春灌背景下黄河上游清水河流域DOM的空间分布规律[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5期
  • 王荐1,吴运金1,何跃1,邓绍坡1,杨敏1,胡洁1,潘成杰2,张海升2,刘立勇3,张亚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管委会;盐城市滨海生态环境局头罾分局).通过屋顶暴露方法模拟聚碳酸酯微塑料在长江水样的长期老化行为[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5期
  • 乐易迅1,2,胡敏杰3,赖兴凯4,王一帆1,2,肖琳1,2,王硕4,丁思龙4,李婷婷4,邹双全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自然生物资源保育利用福建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心).泉州湾河口湿地不同植被恢复下沉积物磷形态和酶活性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5期
  • 王磊1,2,赵子旺1,张琨2,韩浩1,彭猛2,康健1,许嘉钰2(防化研究院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典型地铁站的污染物扩散全尺寸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5期
  • 宋艳,林道辉(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过硫酸盐对电动-铁/碳复合材料联合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5期
  • 曹昆,苏夏,邢志林,王永琼,陈尚洁,刘毫,肖芃颖,赵天涛(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填埋场覆盖土微生物好氧/厌氧共代谢降解氯乙烯的特性、贡献度及微生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5期
  • 胡茂峰,郑义彬,李宇涵(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多情景下湖北省交通运输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宋新新1,刘杰1,林甲1,李佳1,李传举1,江瀚1,王洪臣2,伊锋3(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低碳水环境技术中心;北京市水务局).碳中和时代下我国能量自给型污水处理厂发展方向及工程实践[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宋新新1,林甲1,刘杰1,宫徽2,范海涛3,张亮4,魏源送5,隋倩雯5,彭永臻4(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低碳水环境技术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厂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专栏序言[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宏泽,崔文刚,黄月美,李云路,钟昕,王龙(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黔中喀斯特地区临近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阳祥1,李先德2,刘吉龙2,林少颖1,尹晓雷1,王维奇1,3,张永勋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轮作模式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周刚1,徐晨烨1,沈忱思1,刘树仁2,刘艳彪1,李方1(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微塑料在淀山湖水环境的污染分布、组成特征和生态风险[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高超龙1,2,3,隋倩雯1,3,陈彦霖1,3,狄斐1,2,3,岳文慧1,3,魏源送1,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进水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脱氮与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陈卓1,2,刘文晓1,2,张丹1,2,吴志远1,2,夏天翔1,2(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污染场地风险模拟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典型化工废渣污染土壤中汞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陈辰1,2,洪莹莹3,刘礼4,谭浩波1,吴蒙1,2,司徒淑娉5,步巧利1,程银琳1,周炎5(佛山市气象局;广东省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珠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佛山生态环境监测站).佛山春季两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杨亚红1,李雨薇1,2,乔梦2,赵旭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铁电絮凝去除磷酸盐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亚男1,陈梦洁1,2,吴渊1,纪伟1,张国凯3,王嘉琪1,李佳洁4(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海国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纳米塑料聚苯乙烯对水中铅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黄艺1,贾薇茜1,李康1,杨云锋2(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土壤微塑料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熊一帆1,2,丁秋冀1,2,舒卓智1,2,刘玉宝1,2,赵天良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精细化区域地球模拟和信息中心).基于数值模拟与资料同化探究长三角地区冬季PM2.5污染过程的气象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妍1,2,杨慎华1,2,段羽佳1,2,彭永臻1,2,张亮1,2(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A~2O-IFAS工艺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及分布特性[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邱勇,毕怀斌,田宇心,梁鹏,黄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污水处理厂进水数据特征识别与案例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陈冰冰1,2,孙志高1,2,3,胡星云1,2,武慧慧1,2,毛立1,2,王晓颖1,2,厉彦哲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闽江河口互花米草海向入侵对湿地土壤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金津1,史静怡1,文婷1,陈云峰2,张玉峰3,伍玉鹏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试验室;廊坊师范学院).不同四环素浓度对好氧堆肥和蚯蚓堆肥过程影响的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保欣晨1,2,覃一书1,2,侯磊1,汪洁1,2,韩永和3,向萍1,2(西南林业大学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云南省创新团队;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修复与健康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典型高原湿地底泥微生物对砷污染的响应[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严密1,朱高俊1,胡卿2,胡睿雄1,刘瑜1,Herri Susanto3,徐璋1(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浙江浙能富兴燃料有限公司;万隆理工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万隆).大粒径厨余垃圾水热碳化制备炭燃料[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思远,刘旻霞,米佳乐,李乐,肖仕锐(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黄河上游段吸收性气溶胶指数(AAI)时空演化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陈仲晗,徐娟,刘帅帅,綦世斌,赵庄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城市感潮河流溶解氧收支及调控的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磊1,2,韩浩2,张琨1,彭猛1,王德生2,许嘉钰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防化研究院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氯化BiOBr/TiO2的新式臭氧转化反应[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鑫,李柯燃,何志恒,李百丹,张哑玲(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氨基功能化磁性氧化石墨烯吸附废水中亚甲基蓝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 江春霞1,2,彭渤1,2,方小红3,李晓敏1,2,邬思成1,2,谢淑容4,吴晶1,2,郭馨彤1,2,陈海生1,2,戴亚南1,2(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环境重金属污染机理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沅江入湖段河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的铅同位素示踪[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