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江1,田浩2(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介入与建设:“情感转向”与数字新闻学话语革新[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蒋俏蕾,陈宗海,陈欣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延续与变化:我国新闻学情感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董军华(山西传媒学院).5G技术背景下我国体育传媒生态变革与创新[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尤浩(南京大学).论版权平台化背景下短视频创作者权益保护[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于智源,倪万(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5G赋能媒介场景变革:极简交互、多感响应与直连推送[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陆晔1,赖楚谣2(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造新公共社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情感维度[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杨皓,姚宏志(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五四时期新书业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良性互动[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刘琼(浙江工业大学).面向全民阅读的青少年阅读能力监测体系研究[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李楚威,丁佐奇(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科技期刊应急出版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的新冠肺炎相关报道与研究分析[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张淑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生代平台型媒体的“去平台”转向* ——《赫芬顿邮报》的衰变及对我国媒体平台化转型的思考[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段利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道德教育实践批判性思考成果[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何玮珂(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质量管理实施路径和建议[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彭肇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女性图书:出版新特征与转型新进路[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郭树行,刘紫琪,张荐清(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贵阳航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面向新媒体的数字经济指数建设研究[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陈启新(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陈启新作品[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韩天霖(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类出版物对外合作出版新趋势[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胡浩(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故宫脊兽文创书签》[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刘永丰(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刘永丰作品[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李楠(河北北方学院).李楠作品[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卢泓亦(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卢泓亦作品[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隋宇(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隋宇作品[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张鹏辉(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张鹏辉作品[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罗丽弦(湖北美术学院).《博物馆设计》[J].中国出版,2021,第10期
-
张洪君1,王臣申2(浙江工商大学;宁波财经学院).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财经类教材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出版,2021,第9期
-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百年寻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的确立[J].中国出版,2021,第9期
-
毛颖辉1,吴琳2(石河子大学;暨南大学).新媒介技术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研究[J].中国出版,2021,第9期
-
孙慧莉,赵智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用英语讲中国故事”青少年原创读物出版现状及思考* ——以《中国好故事》等四套读物为例[J].中国出版,2021,第9期
-
赵庆来(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5G时代学术期刊传播的场景应用[J].中国出版,2021,第9期
-
吴晓东,甄小雅(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非遗图书融合出版路径探析[J].中国出版,2021,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