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叶宇航1,2,3,周润东4,于雪1,2,3,余苗苗1,2,3,卢学强1,2,3(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跨介质复合污染环境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调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伦敦国王学院数学系).水环境中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闫家蕾1,2,李雁宾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张菲菲1,2,唐玉光3,孙培艳4,王鑫平4,李一鸣1,2,陆金仁2,包木太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寿光市海洋渔业发展中心;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珠江口八大口门PAHs 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郭雨岸1,2,陈秀玲1,2,3,蔡炳贵1,2,3,卢欣1,2,刘杰1,2,周玲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闽东定海-黄岐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孙晓军1,2,付红蕊1,2,包木太1,2,李阳3,李一鸣1,2,陆金仁2(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生物炭材料在海洋石油类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尹杨媛1,2,崔正国2,白莹2,李纯毅1,2,梁友2,薛致勇3,周明莹2,曲克明2(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海水养殖水体中15 种药物[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李红华1,李英明1,王璞2,任文强1,张庆华1,江桂斌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六溴环十二烷(HBCDs)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和阿德利岛的分布[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张静1,2,刘悦3,岑竞仪1,吕颂辉1,2,洪洁漳4,王建艳5(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深圳市海洋发展研究促进中心;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科学研究部).赤潮生物伊姆裸甲藻(Gymnodinium impudicum)毒性和温度适应初步研究[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武江越1,郭晓敏2,崔嵬3,赵延博4,李波平5,闫振广6,杨雅煜1,石晓勇1(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北京国测星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赤峰供电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本土水生生物荧蒽水质基准研究[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吕建霞,赵一哲,吴一荻,蒋力维,杨哲(国家毒品实验室北京分中心).箭型固相微萃取技术与GCMSMS 联用方法用于水中异味化合物的检测[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张慧敏1,2,李雁宾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环境汞甲基化/去甲基化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王赛男,刘学淞,贺广凯,王震,刘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氧化/吹扫捕集-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痕量总汞[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江桂斌.卷首语[J].环境化学,2023,第3期
  • 符传博1,2,徐文帅3,丹利4,佟金鹤1,2(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2015—2020 年海南岛大气PM2.5 和PM10 的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郑嘉如1,2,方战强1,2,易云强1,2,于文健3(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环境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清远生态环境监测站).基于化学氧化法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黄波涛(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典型危废处置利用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来源及风险评价[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李永柳1,周忠发1,2,孔杰1,蒋翼1,刘贤梅1,李韶慧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喀斯特地区河流水化学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以平寨水库上游流域为例[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丁平1,张丽娟1,吴庆瑶1,2,沈鹏3,李歆1,黄楚珊1,武皓阳3,宋晓聪3,向重丹1,胡国成1(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淮河江苏段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其生态风险[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邓爱琴,赵保卫,朱正钰,段凯祥,张鑫,索进苗,杨茂莺,杨佳妮(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与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崔倩1,2,庄思琪3,曹亚强4,刘琳豆2,杨波5,方建龙1,董小艳1,王琼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济南市采暖季不同污染天气PM2.5 及其PAHs 和元素组分污染特征及源解析[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李红军1,程岩1,杜益晓2,刘月1,孙羽丰3,李富祥1(辽东学院鸭绿江流域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丹东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鸭绿江口137Cs 的沉积记录及其意义[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裴孟1,孟雨婷1,郑倩茹1,朱雪松2,肖娴1,赵远1(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普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川芎镉积累的影响[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张艺伟1,2,卫培垚1,2,陈建新1,2,冯斐1,2,邵莉1,2(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大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见光下苯醌类化合物诱导磷酸铁芬顿反应的铁离子源汇机制[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王巧环,熊满艳,孟龄,傅慧敏,王美娥,李虹,王俊杰,宋祥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8 种全氟化合物[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葛婧婧1,何鑫龙1,江韬2,李凯彬3,聂湘平4,吴胜春1,5,梁鹏1,5(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渔业养殖区藻源溶解性有机质性质特征对汞甲基化影响[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 陈飞凤1,2,郑琪1,2,李杰3,李鸿儒4,彭林玉1,2,王立夫1,2,冯文钟1,2,幸娇萍1,2,叶清1,2,刘苑秋1,2,陈伏生1,2,肖红伟5(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高山风景区居民区碳质气溶胶污染特征及来源[J].环境化学,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