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俊宴1,史宜2(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微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研究:从社会空间的视角[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赵渺希1,2,徐高峰1,李榕榕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互联网媒介中的城市意象图景:以广东21个城市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严巍1,董卫2(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史城市时空信息梯度网络构建方法及应用研究:以洛阳老城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唐莲,丁沃沃(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沿街建筑立面标识与街道空间特征[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涂慧君1,陈卓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型复杂项目建筑策划“群决策”的计算机数据分析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王桢栋1,2,王寅璞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基于协同效应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垂直空间结构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李小娟1,2,洪再生1,张楠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色彩意象: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规划路径探讨[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杨维菊,高青,徐斌,尹述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南水乡传统临水民居低能耗技术的传承与改造[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金虹,陈凯,邵腾,金雨蒙(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应对极寒气候的低能耗高舒适村镇住宅设计研究:以扎兰屯卧牛河镇移民新村设计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李和平,肖洪未,黄瓴(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传统社区空间环境的整治更新策略:以重庆嘉陵桥西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胡友培(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城市形态热岛性能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程枭翀,徐苏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程炎焱1,2,郭卫宏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圩居院落空间形态的微气候营造机理分析[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周婷,单军,张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永顺老司城土家族民居的变迁[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谭刚毅1,任丹妮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祠祀空间的形制及其社会成因:从鄂东地区“祠居合一”型大屋谈起[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许建和,严钧,徐海燕(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土地资源约束下的湘南乡土聚落选址特征分析[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徐苗(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门禁社区看中国“围”城史:传承与嬗变[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王建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路径刍议[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沈旸1,2,周小棣3,常军富3,林晓钰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明清城墙”申遗背景下的价值挖掘:兴城古城外城墙考释[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杨昌鸣1,兰巍2(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基于残损机理分析的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技术策略:以天津原浙江兴业银行大楼修复设计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郑时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与城市共生:城市复调音乐[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周岚(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策略[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宋春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5,第2期
  • 王方戟,肖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阿尔瓦罗·西扎建筑设计的三个特征[J].建筑学报,2015,第1期
  • 季宏,王琼(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我国近代工业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探析:以福建马尾船政与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1期
  • 钱强,张丹,李晨成,汪淑靓,辜克威(UDG联创国际设计集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Ⅰ期田园生活馆[J].建筑学报,2015,第1期
  • 钱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UDG 联创国际设计集团).浪漫田园:无锡阳山田园生活示范区设计[J].建筑学报,2015,第1期
  • 苏夏,张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美国“事前性”历史环境保护探究:美国历史资源注册登录系统探析[J].建筑学报,2015,第1期
  • 祝晓峰(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形制的新生:陈其宽在东海大学的建筑探索[J].建筑学报,2015,第1期
  • 鲁安东1,冯路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无样建筑工作室).关于半透明性的对话[J].建筑学报,2015,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