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钧铎1,左青海2,林孟达1,黄伟希1,潘卫军2,崔桂香1(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ARJ21飞机尾涡在侧风条件下的近地演化数值模拟[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高华敏,张卓然,王晨,薛涵,刘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电推进飞机新型高功率密度轴向磁场永磁电机对比与分析[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张加波1,刘海涛2,乐毅1,3,杨继之1,易茂斌1,王云鹏1,柔磊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面向大型卫星的可移动混联机器人加工技术[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汪博1,高培鑫2,马辉1,3,孙伟1,林君哲1,李晖1,韩清凯1,刘中华4(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航空动力装备振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装驻沈阳地区第二军事代表室).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动力学特性综述[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李宇飞1,田威1,李波1,张楠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机器人铣削系统精度控制方法及试验[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胡嘉欣1,芮姝2,高瑞朝2,苟建军1,龚春林1(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省空天飞行器设计重点实验室;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飞行器结构布局与尺寸混合优化方法[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熊伟,朱洪峰,崔亚奇(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在线学习的循环自适应机动目标跟踪算法[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赵明皓1,王可2,王致程1,朱亦圆1,李清安1,范玮1(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航空动力系统热科学重点实验室).燃烧室构型对旋转爆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宗建安,朱炳杰,侯中喜,杨希祥(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固旋翼垂直起降混电飞行器推进系统设计[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郭文杰1,朱继宏2,罗利龙1,常亮1(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考虑组件保形约束的多组件结构系统布局优化[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李金晟,庄凌,宋加洪,卢宝刚,苏伟,吴乔(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适用于工程数据的飞行器气动特性修正框架[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薄钧天,王国宏,于洪波,张翔宇(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多目标检测前跟踪算法[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张冬辉1,2,张泰华1,崔燕香1,陈臣1,王生1,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平流层系留气球气动参数敏感性分析[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孙沁,李鸿旭,王毓智,周丽萍,张英朝(中山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韧性无人机群多域协同方法建模与求解[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伍强1,徐浩军1,裴彬彬1,魏扬1,张杨2(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633部队).基于吸引域与二元极值理论的结冰飞机飞行风险量化评估[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苏少普,常文魁,陈先民(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金属结构强度研究室).飞机典型壁板结构剪切屈曲疲劳试验与分析方法[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陈浩1,2,毕林1,2,华如豪1,2,周清清1,2,唐志共2,袁先旭1,2(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基于全线程树数据结构的笛卡尔网格高效生成技术[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李航行1,胡迪科2,吴邵庆1,3(东南大学工程力学系;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江苏省空天机械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复合材料整流罩减振降噪的动力吸振器设计[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薄钧天,王国宏,于洪波,张翔宇(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临近空间伴有尾流高超声速目标检测定位算法[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焦卫东,王瑞冬,姚军强,庞艳丽(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跑道侵入与冲突检测的共形几何代数描述[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刘知辉1,牛军川1,2,贾睿昊1(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大学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梯度环境下梁高频振动的能量流模型[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巴晓甫1,2,薛红前1,李西宁1(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工程部).飞机部件数字化调姿定位测量点的优选与构造算法[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王卓1,2,徐瑞1,2,李朝玉1,2(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业和信息部重点实验室).递进式路径转移姿态机动快速规划方法[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张宇杭,韩东,万浩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桨叶分段线性扭转对旋翼性能的提升[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赵飞1,刘丽玲2,石泳1,左光1,万千1,张宇佳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类X-43A飞行器高超声速分离仿真[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冯振宇1,2,迟琪琳1,2,崔怀天1,2,解江1,2,牟浩蕾1,2(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民航大学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重点实验室).平纹机织与2.5D机织复合材料平板弹道冲击特性对比[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邓志文1,2,何创新1,2,刘应征1,2(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燃气轮机研究院).耦合粒子图像测速误差的连续伴随数据同化技术[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董珍一1,林莉1,雷明凯2,马志远1(大连理工大学无损检测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BPNN的封严涂层孔隙分布均匀性超声表征[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王育鹏1,田文朋2,宋鹏飞2,夏峰2,冯建民2(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全尺寸飞机结构静力/疲劳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民机全机疲劳试验综合加速技术研究与验证[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 陈克明1,田若洲1,郭素娟1,王润梓1,张成成2,陈浩峰1,张显程1,涂善东1(华东理工大学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发商用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循环热机载荷作用下航空涡轮盘蠕变疲劳寿命预测[J].航空学报,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