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郑晨1,冯文林1,2,何思杰1,李邦兴2(重庆理工大学理学院;绿色能源材料技术与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用于测量折射率的光纤迈克尔逊干涉型传感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潘永刚1,张四宝2,刘政2,刘文成2,李绵2,张春娟2,罗长新2(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偏振和位相调控分光膜的设计与制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陈星帆1,2,3,李斌1,2,3,李学铭1,唐利斌2,3(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省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器件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涂慧镧1,刘佳1,翁海中2,张雨丹1,戴江南1,陆巧银1,John F.Donegan2,国伟华1(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物理学院).AlN微环谐振腔倍频程孤子光频梳(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李锦1,2,王丕屿1,2,王正瑜1,2,牛睿1,2,万帅1,2,郭光灿1,2,董春华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协同创新中心).氮化硅微腔中的光学频率梳(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夏迪1,2,赵佳鑫1,2,吴家越1,2,王自富1,2,张斌1,2,李朝晖1,2,3(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省光电信息处理芯片与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硫系集成光频梳(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田笑含1,张江风1,张晓玲2,孟庆端1(河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隔离槽对锑化铟探测器芯片断裂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淡金川1,谭少阳2,王邦国1,肖垚1,邓国亮1,王俊1,2(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波导结构对905 nm隧道结级联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和功率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张忆南1,2,孙闻1,2,莫德锋1,2,徐勤飞1,2,李雪1,2(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透明材料的激光标刻工艺[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文豪,曹阳,党宇超(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无线光通信下极化码DNN-NOMS译码方法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于洋1,2,张红刚2,高军科2,王建刚2(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光电平台角位置信息摩擦观测补偿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崔世程1,2,宋志清1,2,杨居奎1(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C/SiC在大口径空间望远镜次镜承力筒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王利军1,关俊娟1,秦智勇2,陈建3,姬鹏远1(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3部队;陆军某部;四川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动力舱红外成像火情探测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史屹君,武鸿涛,刘文皓,苏子博,刘洋(天津可宏振星科技有限公司).近红外光谱吸收技术的无线电子鼻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陈佳夷,王海超,李斌,刘涌,姜彦辉,姚立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Bipod支撑大口径反射镜的零重力面形测试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孙欣1,2,武永见1,2,汤天瑾1,2,胡永力1,2,刘涌1,2,姜彦辉1,2,王海超1(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空间相机系统自准直传函测试方法及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5期
  • 韩金辉1,魏艳涛2,彭真明3,赵骞1,陈耀弘4,覃尧5,李楠1(周口师范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综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赵晓枫,徐叶斌,吴飞,牛家辉,蔡伟,张志利(火箭军工程大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基于并行注意力机制的地面红外目标检测方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周昊1,毛庆洲1,李清泉2(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深圳大学 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采样频率和激光脉宽对全波形激光雷达测距精度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吴志洋1,2,3,王双1,2,3,刘铁根1,2,3,靳党鹏4(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光纤传感研究所天津光纤传感工程中心;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基于深度学习视觉和激光辅助的盾构管片自动拼装定位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杨棉绒1,牛丽平2(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LGBM的Zernike特征选取及红外图像目标识别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闵莉1,曹思健1,赵怀慈2,刘鹏飞2(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改进生成对抗网络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刘飞,罗惠方,江翰立,张茵楠,严谨(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改进的三频三步相移结构光三维重建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卢瑞涛1,2,申通1,杨小冈1,李清格1,陈璐1,朱正杰1(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高动态条件下增量惯导信息辅助的空地红外弱小移动目标检测算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 徐慧1,蔡光斌1,穆朝絮2,张艳红3,李欣1(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大楼丁).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全程总红外辐射最小的轨迹优化(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