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1,2,杜军1,何志斌1,马登科1,2,赵鹏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与传粉者物候错配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王晗1,2,张丹妮1,华廷3,赵宇豪1,2,王振宇1,吴健生1,2(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态势、主题演进与地域实践[J].生态学报,2023,第15期
-
陈慧灵1,2,高子恒2,王振波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省级尺度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碳转移格局[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张彬1,刘满强2,钱刘兵1,梁山峰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微生物群落抵抗力和恢复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冯一凡,冯君明,李翅(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生态韧性视角下绿色空间时空演变及优化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庄思冰,龚建周,陈康林,李江涛(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小型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供需匹配特征[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刘晓曼1,王超1,高吉喜1,袁静芳1,2,黄艳1,2,王斌3,彭阳1(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服务双碳目标的中国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增汇途径[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刘灿均,门宝辉,申耀铎,庞金凤(华北电力大学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滦河流域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服务及其权衡与协同关系[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侯彩霞1,2,张梦杰1,2,赵雪雁3,付汉良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神经工程管理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消费者视角下用户评论对公众再生水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来自眼动实验的证据[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袁沫汐1,2,3,4,赵林2,李鑫鑫2,林爱文2(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室).1982—2015年中国温带不同草地植被枯黄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李雨亭1,钟全林1,2,3,李宝银2,3,廖鹏辉4,程栋梁1,2,3,邹宇星1,徐朝斌2,3,余华1,5,裴盼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闽江学院海洋学院).同期生长在种源地与异地同质园刨花楠叶性状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周荣磊1,温仲明1,2,刘洋洋1,崔梦莹1,杨玉婷1,逯金鑫1,郑诚1,林子琦1,袁浏欢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植物功能性状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张彦静1,陈菁1,王晨彬1,斯琴1,谢锐2,马方舟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气候变化条件下曲纹紫灰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宋振阳1,2,孙志高1,2,3,师自香1,2,贺攀霏1,2,胡星云1,2,夏星辰1,2,李亚瑾1,2,武慧慧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外源氮输入对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磷形态赋存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王娜1,李乐2,勾蒙蒙1,3,简尊吉1,胡建文1,陈会玲1,肖文发1,3,刘常富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长期生草对柑橘园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张秋梦1,2,3,贾宝全1,2,3,李彤1,2,3,刘文瑞1,2,3,李晓婷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生态用地稳定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段学军1,2,3,邹辉1,2,王晓龙1,2,3,蔡永久1,2,3,赵中华1,4,3,颜蔚1,2,3,温舒珂1,2,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河岸线生态完整性内涵及评估方法——以长江岸线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关红杰(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毛乌素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对油蒿水分吸收的影响模拟[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陈思明(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潜在分布格局的空间尺度效应[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罗伶书1,2,王一佩1,2,杜盛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模拟降雨减少对刺槐人工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张淑怡1,尤怡靖1,朱泓恺1,赵铖钰1,谷璇1,高婵婵1,刘敏1,2(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长三角地区植被覆盖演变城乡差异及其原因[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郭锐1,孙勇2,虞虎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耦合类型[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董姣姣1,2,龚吉蕊1,2,翟占伟1,2,张子荷1,2,矢佳昱1,2,张魏圆1,2,宋靓苑1,2,李颖1,2,张斯琦1,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内蒙古温带草原大针茅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对氮添加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牛虎虎1,2,赵西宁1,3,高晓东1,3,杨孟豪3,赵连豪3,李昌见3,王绍飞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苹果园改种粮食作物渭北旱塬深层土壤水氮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李芮芝,胡希军,韦宝婧,陈存友,金晓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景观生态研究所湖南省自然保护地风景资源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气候变化下中国八种梧桐属树种潜在适生区模拟[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贺大为1,金贵2,王新生1,郭柏枢3(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路径优化[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萨其拉1,张霞1,朱琳1,康萨如拉1,2,爽爽1,鲁香荣1,谢金凤1(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团队——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长期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建群种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叶片解剖结构变化[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王玉霞,汪博,吴雪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用地紧凑变化对武汉市绿色空间生境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
代娜1,徐维新1,肖强智1,王淇玉1,马扶林2,梁好1,段旭辉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局).青藏高原冬季枯草生物量遥感估算[J].生态学报,2023,第1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