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玉龙1,2,裴锋1,刘文如1,闫春香1,周卫林1,李智1(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开关式深度神经网络的拟人化自动驾驶决策算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孙驰宇1,沈惠平1,2,袁军堂1,杨廷力2(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常州大学现代机构学研究中心).一种新型半对称三平移一转动(3T1R)并联操作手的运动学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李伟1,2,马凌凌1,施卫东3,季磊磊1,李恩达1(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混流泵启动过程进口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宋海生1,2,王磊1,田学武1,陈志勇2(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振动控制的后视镜球铰摩擦能耗机理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李敬仪,姚立纲,东辉(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基于三组测量绳结构的软体机械臂运动检测[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李强,郭辰光,赵丽娟,冷岳峰,岳海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具有晶体学各向异性特征的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铣削力建模[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董志波,卢伟泽,相靓宇,方洪渊(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低匹配对接接头的抗冲击等承载设计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刘勇1,周一帆2,许铠通2,姜伟2(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辆动力装置变刚度隔振新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谷正气1,2,刘壮志2,杨振东3,郑乐典2,尹善斌4(湖南文理学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与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汽车风振噪声的空气射流结构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吴英龙1,宣海军1,单晓明2,付汝龙3(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离心轮内部疲劳裂纹扩展及其无损定量表征[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汪飞雪1,2,刘亚1,2,臧新良1,2(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省轻质结构装备设计与制备工艺技术创新中心).非圆齿轮差动轮系往复机构反求设计与运动学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汪宏辉1,董淑磊1,钱建康1,汤克刚1,王志航1,秦熙琨2,雷正龙2(中石化江苏油建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预热及保温对严寒环境X80钢管道全自动外焊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叶鑫,李宏伟,杨志勃,赖一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20年度机械设计与制造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本刊编辑部.《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6期
  • 王晓铭1,张建超1,王绪平2,张彦彬2,罗亮3,赵伟4,刘波5,聂晓霖6,李长河1(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三韩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烟台海英机械有限公司;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不同冷却工况下的磨削钛合金温度场模型及验证[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5期
  • 江志农1,王子嘉1,张进杰2,黄翼飞3,茆志伟2(北京化工大学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发动机健康监控及网络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博华安创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能量算子梯度邻域特征提取的核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5期
  • 张银霞1,杨鑫1,原少帅1,朱建辉2,王栋1(郑州大学抗疲劳制造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18CrNiMo7-6钢高速外圆磨削的残余应力[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5期
  • 李永康1,2,王军1,廉自生1,2(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煤矿综采装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混合润滑条件下的斯特封高速摩擦与密封特性[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5期
  • 宿月文,郭彩霞(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与评估省市共建重点试验室).摆线传动接触载荷与效率的关联模式及试验验证[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5期
  • 李冰1,张永德1,袁立鹏2,朱光强3,代雪松1,苏文海3(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液压四足机器人足端的力预测控制与运动平稳性[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5期
  • 李广琪1,朱刚贤1,王丽芳2,赵亮1,石世宏1(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苏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离焦量对中空环形激光熔覆层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5期
  • 任利民,戴宁,程筱胜,龚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点阵结构填充模型的边界强化设计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5期
  • 宋守许,郁炯(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考虑疲劳损伤的支撑辊主动再制造时机决策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