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程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写意画卷:历史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的诗意化叙事[J].视听,2023,第3期
-
白若男(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拟剧理论视域下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研究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视听,2023,第3期
-
王子纯(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真实事件改编类影视作品的侵权风险与制片策略探析[J].视听,2023,第3期
-
施阳(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印象管理视域下自我情感的匿名呈现与互动 ——以小红书平台为例[J].视听,2023,第3期
-
戴珊珊(南宁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从“云上丝路”看地方媒体国际传播如何破局[J].视听,2023,第3期
-
陈顺婵(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群体收听网络广播剧的行为现象分析 ——以猫耳FM为例[J].视听,2023,第3期
-
李莹莹1,汪雪吟1,张赟2(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媒体工程学院).从阅读到观看:融媒时代古籍文化视觉传播的叙事转向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视听,2023,第3期
-
郭继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的叙事特色与反思[J].视听,2023,第3期
-
全会1,沙晓羽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团队;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网络教育中心).打造思政“金课”重塑时代“顶流” ——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学第一课》的价值建构[J].视听,2023,第3期
-
汪筱瑜(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我国公益类电视节目创新策略研究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着我》为例[J].视听,2023,第3期
-
余婷(西南大学文学院).论巴赞的电影真实美学观[J].视听,2023,第3期
-
孙一闻(武汉传媒学院).私纪录片创作者在双重身份下的创作困境与解决路径[J].视听,2023,第3期
-
王雪梅(河北传媒学院).中国传统文化在综艺节目中的创新性表达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视听,2023,第3期
-
唐梦婕(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学习主播与粉丝关系的建立、维护与退化 ——基于社会渗透理论的考察[J].视听,2023,第3期
-
王聪(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虚拟的在场”:Vlog的具身传播[J].视听,2023,第3期
-
孙景旋(新疆艺术学院).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船舶意象研究[J].视听,2023,第3期
-
栗心怡(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叙述性诡计及其银幕叙事张力[J].视听,2023,第3期
-
丁驰,耿浩翔(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从《声生不息》看主题类音乐综艺节目的“破圈”之道[J].视听,2023,第3期
-
王幽然(长安大学人文学院).肇兴侗寨鼓楼文化传播途径与“再地方化”呈现[J].视听,2023,第3期
-
张秋婧(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化视角下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逻辑与问题反思[J].视听,2023,第3期
-
张禧(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思维、工具与理论:社会学想象力的再理解 ——以《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为例[J].视听,2023,第3期
-
张梦瑶,赵佳笛,方思远(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从离身到具身:技术浪潮对影视传播方式的颠覆与重造[J].视听,2023,第3期
-
王浩(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技术赋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路径研究——以杭州市西湖区融媒体中心为例[J].视听,2023,第3期
-
孙丹阳(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具身、诠释与它异: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偶像的发展研究[J].视听,2023,第3期
-
兰新之(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广播电视台面向东盟国家译制国产电视节目的实践和启示[J].视听,2023,第3期
-
莫媛(广西政协报社总编室).《广西政协报》“提案追踪”:用专栏讲好新时代人民政协故事[J].视听,2023,第3期
-
杨淑君(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的叙事研究[J].视听,2023,第3期
-
蔡晖(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镌刻丝路传奇,绘就非凡印象:国内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创作研究[J].视听,2023,第3期
-
王薪坤(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反向驯化理论视角下对微信技术的审视[J].视听,2023,第3期
-
文婷(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电影观众圈层化与生态建设[J].视听,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