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爽1,2,傅燕青1,汪芳1,陈建新1,尹军峰1,许勇泉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夏季鲜叶工夫红茶适制性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胡方洋,陈金玉,张坤生,许时慧,耿亚鑫(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超声制备抗性淀粉及其对香肠品质和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卫姣,陈雨露,高彦祥,毛立科,袁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高内相乳液的制备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李兆丰1,孔昊存1,刘延峰2,3,刘元法1,陈坚2,3(江南大学;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未来食品:机遇与挑战[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侯娇,严丹丹,黄美珠,曾凯芳,姚世响(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果胶甲酯化修饰与果实质地变化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朱凯阳1,任广跃1,2,段续1,2,李琳琳1,2,赵路洁1,刘盼盼1(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粮食储藏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不同干燥方式下带壳鲜花生质构、营养成分及能耗的表征[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陈栅1,冯润芳1,袁野1,赵智慧1,2,刘孟军1,2(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酸枣多糖羧甲基化修饰及活性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庞惟俏1,佐兆杭1,孙维1,张乃丹1,周欣雨1,王颖1,2,3,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工业化生产大豆酱微生物群落发酵演替规律及功能变化特征[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王志高,吴莹,王博,袁建,鞠兴荣,何荣(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豆油-月桂酸结构脂质对C57BL/6J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王忠合,胡文梅,卢燎源,李伟斌,李晓婷,吴家俊,王军(韩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非标记蛋白组学法鉴别牛肉丸中肉类掺假的方法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刘文营1,陆武2,李丹1,李享1,王守伟1,成晓瑜1,王乐1(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新疆克拉玛依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葡萄籽粉对广式腊肠理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陈琨1,汪颖1,王静2,龚方3,兰冬雪1,4,瞿茜楠1,4,李兆杰1(青岛农业大学;威海海关;中共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军民融合办;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3种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分类鉴定[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李星,王浩,张文超,张烨,巴冬梅,冉令磊(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汪梦妮1,李文倩1,2,彭金月1,2,刘源1,陈艳萍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市售人造肉饼食用品质评价[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刘丽敏1,唐宇宏1,刘铖珺1,方婷1,2,李长城1,2(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闽台特色海洋食品加工及营养健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波动温度条件下生鲜三文鱼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预测模拟[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高若珊,杨春华,王冰,石彦国,吕铭守(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一株耐高温诱变鼠李糖乳杆菌产酸条件优化及其特性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付余,张宇昊(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浓厚味γ-谷氨酰肽研究进展、机遇与挑战[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梁爽,白杰,王启蒙,刘斌,李媛(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氧化纤维素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延缓油脂消化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任海伟,徐志航,郭晓鹏,张丙云,潘立超,范文广(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文献计量的纤维素基食品包装膜研究态势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朱丹实,张越怡,付浩,于懿,曹雪慧,励建荣(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苹果浊汁中特征酚类化合物与麦醇溶蛋白的互作规律[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杨海琦1,陈季旺1,2,3,徐言1,田宏伟4,廖鄂1,2,3,王海滨1,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周黑鸭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龙虾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潜江)).冻结及冻藏温度对小龙虾蛋白质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刘慧娟,谢姣(贵州医科大学).低温贮藏对血橙不同部位果肉中类胡萝卜素酯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熊玥1,郭婷1,2,周莹1,2,周鸿媛1,2,李泓霖1,张宇昊1,2,马良1,2(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基于先进材料的纸基传感器在多毒素联合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孙小飞1,2,罗国瑞1,李英美3,张禹茜1,宫慧慧1,朱文慧1,励建荣1,李学鹏1(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海洋大学;达莲食品(锦州)有限公司).仿刺参精酶解工艺的优化及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杨吉霞1,曾祥平2,李凤珠1,贺稚非1(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第一分院).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榨菜腌制过程中表面白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葛鑫禹1,张朵朵1,朱丽1,姜庆伟2,刘永峰1(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薄膜荧光传感器对冷藏鸭肉新鲜度的无损检测[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王璐1,陆胜民2,王璐2,郑美瑜2,王阳光1(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不同直链占比OSA酯化淀粉对橙皮素增溶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韩秀娥,秦兰霞,邵红,任浩威(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玉米谷氨酰胺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条件的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张子叶1,闫晓彤1,王晔茹2,丁甜3,王军4,王翔5,董庆利5,方婷1,李长城1(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酱鸭中优势背景菌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影响的预测模拟[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
尚玉婷1,杨薇2,张民1(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农学院基础科学学院).高温、高湿条件下模拟仓储小麦品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