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贺天成,张凤娟(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对校长权力的影响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袁潮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嵌入式”创业生态系统构建[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张庆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知识生产模式Ⅱ中的跨学科研究转型[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江小华1,张蕾2(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中韩研究型大学师资国际化战略及其成效的比较研究——以清华大学和首尔国立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肖志华(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实践——评《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王维,孙南航(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论现代大学音乐审美教育——评《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修订版)》[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沈剑飞1,聂明谏2(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浅谈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与创新策略——评《继续教育创新实践》[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闻婧(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之美的现实性思想研究——评《设计美学》[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任炜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院停办背景下的学科危机及出路——以兰州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李发武(岭南师范学院团委).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指向与突破思考[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朱永东,张振刚(华南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演变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王霆(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美国JD/MBA法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7,第2期
  • 顾容1,张蜜2,杨青青,卢丽,徐静波(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浙江工业大学).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探讨:实证与反思[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盛艳燕(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取向与态势*——基于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陈伟忠1,2,张博3(华南师范大学招生考试处;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创业学院”为载体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模式、困境与改进[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鞠光宇(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构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顾拓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趋同及扩散机制研究*——以东、中、西部12所地方院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袁潇,高松(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尹贞姬(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廖益1,李德富2,杨运鑫3(韶关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培训处;广州大学高教研究所).“3+2”多元层级递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陈楠楠(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项目管理科).试论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潘启亮(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试论人文社科类协同创新中心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王育霖1,2,唐婷3(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审美教育视阈下健康人格建构的逻辑、机理与路径[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邓永超(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预见式行动研究”的创化模式[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潘建军1,梁昊光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从政策视角透视加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挑战[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吴雪慧(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市湖里区教育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及其统整[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李亚昕(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论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治理结构选择*——基于资产专用性模型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毛颖1,王超2(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董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依存与互动——新式教育与近代澳门社会变迁关系探究[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 徐晓红(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澳大利亚高校兼职教师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