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崔越1,马海滨2,李思功2,胡丽娟1,张文怀1,孙蓉蓉1,任啟森2,裴文1,林雨晨1,姚美意1(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MAX相Ti3SiC2管材在高温高压水和过热蒸气中的腐蚀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李玉阁,陈昌隆,刘伟阳,雷明凯(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面工程实验室).纳米CrNx涂层相组成、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赵孔勋,刘泽人,张周然,唐宇,李顺,朱利安,叶益聪,白书欣(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机械合金化对WZrZn合金冲击反应特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肖来荣1,2,彭振武1,蔡圳阳1,2,赵小军1,2,钟琦1,余华丽1,王森1,谭威1(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增材制造GH3536合金的高温拉伸及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吴学谦,吴瑞先,熊赟玲子,薛新(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金属橡胶与振动噪声研究所).金属橡胶夹芯柱壳结构高温阻尼减振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张源,郑瑞宁,刘芸,赵冠璋,田亚强,郑小平,陈连生(华北理工大学现代冶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预拉伸形变对Mg-Zn-Sr-Zr-Mn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沈成龙1,2,刘侠1,任奕1,2,张世宏1,2,薛召露1,杨康1,杨阳1(安徽工业大学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温度对WC-WB-CoCr涂层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查学鹏1,赵晨曦1,谢耀平1,高长源2,胡丽娟1,姚美意1(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核燃料与材料研究所).Sn含量对Zr-Sn-0.2Fe-0.1Cr合金高温蒸气氧化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吕洪伟1,张志杰1,罗金杰2,耿遥祥1,鞠洪博1,喻利花1,许俊华1(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区激光熔化Al-Si-Mg-Zr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夏元佳1,赵芳1,刘国庆1,李志尊1,程兆刚1,张宇1,李泽2(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可用于红外隐身的多功能Sn0.84Sb0.08Sm0.08O2/TPU复合微纳米纤维薄膜[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王昊1,杨坤1,王建忠1,石英1,冯培忠2,黄愿平1,荆鹏1,Farid Akhtar3(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吕勒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部).高孔隙率微孔镍的制备及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靖振权1,孙彦辉1,刘睿1,陈炼2,耿乃涛3,郑友平3,彭力3,王莹3(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钛合金TC4真空自耗熔炼工艺参数对宏观偏析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陈登斌1,任杰克2,尹付成3,宋盼1,汤波楷4,陈继强5,万泽全1,贺有为1(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永杰铝业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大塑性变形冷压铝箔的室温回复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南晓斌1,2,袁晓飞2,吴剑涛2,郭小童3,4,曹晓卿1(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Pt丝型芯撑对DD5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李亚宁,李广忠,杨保军(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NiW-CeO2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析氢催化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孟野1,陈修1,唐柏林1,杨波1,史晓斌1,陆羽2,江鹏3,宋广生1(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工业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Cr含量对氢分离合金V90-xTi10Crx(x=0,5,10,20)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杨奇1,2,3,4,惠松骁1,2,3,叶文君1,2,3,徐哲4,代春4,王俭4,高颀4(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冷轧TA18钛合金管材退火织构的形成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司浩1,秦建1,2,钟素娟1,龙伟民1,路全彬1,沈元勋1(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感应加热金刚石/镍基复合涂层微观组织与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曹超1,王金相1,杨明1,唐奎1,方雨2(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弘雷金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爆炸焊接法制备铟/铁复合板的实验与数值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张永恒,杜军,郭鑫鑫,魏正英(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铅双金属结构熔滴沉积复合TIG电弧增材制造与界面组织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3期
  • 王德鹏1,李毅丰1,梁雪2,彭剑超2,李强2,姚美意1,周邦新1(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压水堆燃料包壳锆合金中第二相的腐蚀行为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 叶天舟1,姚欢2,巫英伟1,章静1,王明军1,陈平3,田文喜1,秋穗正1,苏光辉1(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省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先进飞行器服役环境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FeCrAl合金拉伸力学性能分子动力学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 刘知多1,张浩宇1,周舸1,程军2,张兴君3,陈立佳1(沈阳工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辽宁北方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下亚稳β钛合金Ti-6Mo-5V-3Al-2Fe-2Zr的低周疲劳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 向仕华,胥钧耀,李京筱,裘友财,杨晓芳,张丁非(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Cu-12%Nb复合线材退火过程中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 高云鹏,王颖,王东坡,杨振文(天津大学天津市现代连接重点实验室).TC11钛合金扩散连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 郭胤宸1,杨建参1,周绍欣1,袁德林2,聂祚仁1(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纳米级和微米级稀土氧化物掺杂W-La2O3-Y2O3-ZrO2阴极尖端的组织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 郑伟1,王垚1,何思亮2,向讯1,崔银花1,胡川1(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常压干燥法制备过程中衬底类型对二氧化硅气凝胶薄膜形貌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 陈东东1,秦俊虎2,甘有为1,张欣2,白海龙3,赵玲彦3,易健宏1,严继康1,4(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西南石油大学工程学院).Ag含量对Sn-20Bi-0.7Cu焊料中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与生长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 龚圆1,贺俊光1,2,文九巴1,2,冯武云1,郑向阳1,李欢1(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协同创新中心).热挤压对铸态Mg-1Zn-0.3Zr-1Y-2Sn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 王兴茂1,2,丁雨田1,毕中南2,于鸿垚2,杜金辉2,甘斌2(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研究总院高温合金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一种新型镍基高温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