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袁志华1,2,孙占学1,刘亚洁1,李江1,李泽兵1,周仲魁1,温桃3,孙晓宇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生物冶金中微生物系统耗散结构特征分析及演化[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7期
  • 方俊晓1,陈庆军1,高霁雯2,崔霞1,彭新元1(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掺杂Fe基非晶合金调控Ni-金刚石/Al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3期
  • 刘卓萌,刘忠军,姬帅(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i-S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膜材料的制备[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9期
  • 冯森1,张一帆1,刘兆顺1,刘爱民1,石忠宁1,王兆文1,邱仕麟2,高炳亮1(东北大学冶金学院;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铝在复杂铝电解质中的溶解损失量[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9期
  • 陈臣1,2,孙伟2,朱海玲2,赵中伟2,刘润清2(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聚羧酸在白钨矿与萤石浮选分离中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及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9期
  • 邵鸿媚,崔勇,张伟,徐文迪,李学田,邵忠财(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红土镍矿制备的花状Mg(OH)2对Cu2+、Ni2+的吸附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9期
  • 贺永飞,王一雍,万兴元,宁哲(辽宁科技大学材料冶金学院).水热法溶出高铁铝土矿过程中含铁矿物的相变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2期
  • 马致远1,2,3,刘勇1,2,3,吕建芳1,2,3,吕先谨1,2,3,周吉奎1,2,3,刘牡丹1,2,3(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废催化剂微波-超声波强化处理工艺中稀有金属的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2期
  • 肖静晶(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然锕系元素配合物设计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N-丁氧基丙基-S-[2-(肟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对黄铜矿的浮选行为及吸附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8期
  • 王晓1,2,薛玉君1,2,刘俊3,杨纪昌3,邹声勇3,Zhiqiang GUAN4,李济顺1,2(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大学);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基于落重试验的离散元多颗粒黏结建模技术[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8期
  • 李波1,向佐朋1,王新富1,黄智龙2,唐果1,3,刘月东4,邹国富1,3,岳言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滇西北羊拉铜多金属矿床铅锌成矿作用初步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8期
  • 李波1,王新富1,岳言1,黄智龙2,唐果1,3,刘月东4,邹国富3,向佐朋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9期
  • 胡凯1,2,刘侠1,3,张世宏1,2,王硕煜3,吴朝军4,朱广宏3,丁毅5(安徽工业大学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研究所;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氧燃比对NiCrAlY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其在KCl熔盐中热腐蚀行为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6期
  • 王洪阳1,2,张晓雪1,张文韬1,张璇1,包焕均1,宋少先1,2(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铜渣碳热还原过程中二氧化硅固溶体的形成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6期
  • 王宾,蒋昊(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浮选柱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4期
  • 李雨,杨皓月,郑睿,雷鹰,江孝武,谷峻(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BiCuSeO硒氧化合物的微波超快合成及Bi,Cu空位对化合物电输运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2期
  • 齐留洋1,王德胜1,刘占全2,崔凤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包钢钢联巴润矿业分公司).改进加权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边坡爆破稳定性判别[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7期
  • 于海燕1,2,张继豪1,2,潘晓林1,2,魏伯文2,毕诗文2(东北大学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冶金学院).铁铝共生矿熔分还原过程矿相转变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2期
  • 陈湘1,2,倪超1,段宇静1(内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The Ames Laboratory,Department of Energy of the Unite States,Iowa State University).Er-Fe-In三元系773 K等温截面相图与Er12Fe2In3化合物磁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6期
  • 毛镇东1,阚盈2,韩晓辉1,陈怀宁2,李帅贞1(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电极形状对异种不等厚铝合金电阻点焊接头形貌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2期
  • 刘文胜(中南大学).“钨及钨合金专题”内容简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7期
  • 李周,宋克兴.“铜及铜合金专题”内容简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5期
  • 宋伊,冯焱,成永军,裴晓强,冯天佑,郭美如,董猛,魏宁斐(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非蒸散型吸气材料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8期
  • 张皓,刘颖,李洪洋,李红,赵修臣(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硼铝合金粉制备及其氧化燃烧特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4期
  • 张斗.“电子陶瓷专题”内容简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8期
  • 李志勇1,2,周利1,何至正1,宋晓国1,张欣盟3,冯吉才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激光功率对铝/黄铜熔钎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3期
  • 陈玉芳1,王雪飞2,白浩洋2,路金伟2,胡婕1,2,黄浩1(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北省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钙钛矿/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7期
  • 李杰1,2,周鹏1,惠媛媛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材料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钛/铜异种金属电弧焊焊接接头界面组织与力学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9期
  • 裴海蛟,郭巧能,杨仕娥,周恒持,蔡能,郑永胜(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浇铸三层膜铜/铝/铜循环载荷下的孔洞演化[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9期
  • 刘静祎1,刘书杰1,吴世照1,高静1,2,胡信全1,2,李国华1,2(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铝片表面蒙脱石/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1,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