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晓敏1,张志娣2(建德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张志娣辨治膀胱癌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3,第16期
  • 王雷(岱山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新中医,2023,第16期
  • 王帅,厉欢松,屠晶晶,张晋(宁波市第二医院).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沈力治疗胃癌用药规律[J].新中医,2023,第16期
  • 苏丹,郭蕊(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妇产科).柴归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宫颈HR-HPV感染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郑娱1,2,3,4,王琛1,2,3,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肾病研究所;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实验室;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琛运用角药及药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3,第16期
  • 卢艺1,宋世华2(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浅析宋氏妇科流派宋世华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J].新中医,2023,第16期
  • 袁国文1,2,金旌2(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遂昌分院中医科).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疗效观察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J].新中医,2023,第16期
  • 韩安安(平阳县中医院).六味地黄汤加味辅助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赵松阳,徐辉,郑玉宽(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松解术联合热敏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戴珍珍1,黄超2,徐红伟1,刘晓华1,赵进1(丽水市中心医院;丽水市人民医院).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应肖蓉,袁芳杰(岱山县中医院).针刺背俞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陈难,李亚琴,宋亚丽(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四妙散加味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子宫脱垂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杨舒,徐勤业(义乌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六味地黄丸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叶雪卫,金奕(温岭市中医院).半夏泻心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刘靖华,郑义宏,姜丽丽(大连市皮肤病医院).郑义宏运用经方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3,第16期
  • 张成明1,詹根龙1,徐庆1,郑雯1,陈博2(浙江衢化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苓桂术甘汤合桂附地黄丸加减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陈勇,俞菊英,卜昌荣,陈中原(浙江新安国际医院).疏肝和胃汤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王麒又,王国华,阮丽丽,李四华(商丘市柘城中医院内分泌科).夏枯草汤合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殷浩,余利军,吴华杰(淳安县中医院).定痛和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血栓前状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饶枝敏,姚丹,胡文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ICU).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无创通气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J].新中医,2023,第16期
  • 朱苏生,虞美华(浙江康复医院).头针排刺联合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6期
  • 张真1,鹿振辉1,邱磊1,方庆亮2,黄星1,王蕾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放疗科).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用药规律[J].新中医,2023,第15期
  • 陆燕萍,何超杰(嘉兴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宁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5期
  • 闫丽超1,章奇2,郑肖1,李素红1,陈丽红1,方剑乔3(台州市中医院;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热敏脐灸联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第15期
  • 李永顺1,谢嘉嘉2,周继红2,张立2,陈树超1,欧阳子琛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肺病科).网络药理学联合GEO数据挖掘与分子对接探究桔梗-鱼腥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J].新中医,2023,第15期
  • 吴邹平1,李鲜慧2,黄秋琪1,吉训超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瘟败毒饮对川崎病、过敏性紫癜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异病同治作用机制[J].新中医,2023,第15期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